-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為確定對首次接受根治治療后處于臨床無病狀態(tài)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理想隨訪時間,加拿大渥太華癌癥中心的Fung醫(yī)師等檢索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1980年至2005年10月)數據庫,從中檢索數據進行分析,并于2006年3月21日將分析結果在線發(fā)表于GynecolOncol。
評價者共檢索了16項非比較性研究,結果表明,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總體復發(fā)危險為13%,低?;颊叩膹桶l(fā)危險≤3%。在復發(fā)患者中,有70%是有癥狀的,有68%—100%的患者在隨訪≤3年時復發(fā)。復發(fā)時有無癥狀與患者的生存率及轉歸均無關。用體格檢查、陰道穹窿細胞學檢查、胸部X線檢查、腹部超聲檢查、腹部或盆腔CT掃描及血清CA125檢測后得到的患者無癥狀復發(fā)率分別為5%—33%醫(yī)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0—4%、0—14%、4%—13%、5%—21%和15%。
評價者結論:僅有限證據表明,與方法單一的一般性隨訪相比,用多種方法進行密切隨訪可使子宮內膜癌患者獲益。高危患者的復發(fā)率較高且多發(fā)生于首次治療后3年內,絕大多數復發(fā)患者是有相應癥狀的,因此,關注腫瘤復發(fā)的癥狀非常重要,并應根據疾病的復發(fā)危險和患者的自然病史確定最佳隨訪策略。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