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特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專門整理如下,請各位主管護師考生仔細查看。
1.心臟:
于胚胎第2-8周形成,若孕婦在孕期最初2~8周有無風疹、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感染病史,或服用過避孕藥、黃體酮、抗癌藥、甲苯磺丁脲等影響胎兒發(fā)育的藥物,或接受放射線或有毒化學物品,將會影響心臟的形成。
出生后心臟位置隨年齡而變化:新生兒(位置較高呈橫位,心尖搏動位于左側第四肋間鎖骨中線外,心尖主要為右心室);2歲以后(轉為斜位,心尖搏動位于第五肋間隙,心尖主要為左心室)
2.小兒心率較快:
新生兒(120-140次/分);1歲以內(110-130次/分);2-3歲(100-120次/分);4-7歲(80-100次/分);8-14歲(70-90次/分)
3.血壓:
1歲以內(80mmhg);2歲以后(年齡×2+80)。舒張壓=收縮壓×2/3.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護師考試高頻考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主管護師欄目!除了精煉的備考知識點以外,網校還提供高分學員備考經驗技巧、實時政策動態(tài)變化等你來發(fā)現!
糾錯 責任編輯: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