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腎陽虛證是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中可能會涉及到的考點知識,具體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脾腎陽虛證是由于素體陽氣虛,或年老體弱,陽氣不足,或脾陽虛日久,波及腎陽,導致脾、腎陽氣均不足的病證。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xiàn)為或腹瀉,或便秘。吸收不良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常出現(xiàn)或伴有此證。
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下利清谷,或泄瀉滑脫,或五更泄瀉,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軟,小便不利,面色(白光)白,或面目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
病機分析:本證以脾腎陽虛、陰寒內盛為特征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脾腎兩臟陽氣虛衰,溫煦、運化、固攝作用減弱測下利清谷,泄瀉滑脫或五更泄瀉;陽氣虛,陰寒內盛,則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腎陽虛,膀胱氣化失司,則腰膝酸軟,小便不利;陽氣虛,水氣泛濫,則面目肢體浮腫;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為陽虛陰盛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單純的脾陽虛證與腎陽虛證相辨別。單純的脾陽虛證、腎陽虛證以各自臟器的定位癥狀為主,本證則脾腎陽虛的癥狀同時出現(xiàn)。本證還當與陽虛水泛證辨別,陽虛水泛證以水氣泛濫浮腫為主,本證則以下利清谷、滑脫不禁、五更瀉、畏寒肢冷等虛寒癥狀為主。本證與一般陽虛證的區(qū)別是,一般陽虛證有全身性的虛寒癥狀,本證則還有牌腎陽虛的定位見癥。
辨證注意點:有脾陽虛、腎陽虛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陽虛陰寒內盛的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