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二考試中會遇到哪些關于補氣藥的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為了幫助考生更好的復習,特整理了中藥二中補氣藥功效|主治病癥匯總,希望對廣大考生有幫助!
功效 | 主治病證 | |
人參 |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 (1)氣虛欲脫證。 (2)脾氣虛弱的食欲不振、嘔吐泄瀉。 (3)肺氣虛弱的氣短喘促、脈虛自汗。 (4)熱病津傷的口渴,消渴證。 (5)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 |
黨參 | 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 | (1)脾氣虧虛的食欲不振、嘔吐泄瀉。 (2)肺氣虧虛的氣短喘促、脈虛自汗。 (3)氣津兩傷的氣短口渴。 (4)血虛萎黃,頭暈心慌。 |
黃芪 | 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fā)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痹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
白術 |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 (1)脾胃氣虛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2)脾虛水腫,痰飲。 (3)表虛自汗。 (4)脾虛氣弱的胎動不安。 |
山藥 | 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 | (1)脾虛氣弱之食少便溏或泄瀉。 (2)肺虛或肺腎兩虛的喘咳。 (3)腎陰虛證,消渴證。 (4)腎虛遺精、尿頻、帶下。 |
甘草 | 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 | (1)心氣虛的心動悸、脈結代。 (2)脾虛乏力、食少便溏。 (3)咳嗽氣喘。 (4)瘡癰腫毒,食物或藥物中毒。 (5)脘腹或四肢攣急疼痛。 (6)調和諸藥。 |
絞股藍 | 健脾益氣,祛痰止咳,清熱解毒。 | (1)氣虛乏力,氣津兩虛。 (2)痰熱咳喘,燥痰勞嗽。 (3)熱毒瘡癰,癌腫。 |
西洋參 | 補氣養(yǎng)陰,清火生津。 | (1)陰虛火旺之咳嗽痰血。 (2)熱病氣陰兩傷之煩倦。 (3)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內熱消渴。 |
太子參 | 補氣生津。 | (1)脾虛食少倦怠,氣津兩傷口渴。 (2)肺虛咳嗽。 (3)心悸,失眠,多汗。 |
刺五加 | 補氣健脾,益腎強腰,養(yǎng)心安神,活血通絡。 | (1)脾虛乏力,食欲不振,氣虛浮腫。 (2)腎虛腰膝酸軟,小兒行遲。 (3)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健忘。 (4)胸痹心痛,痹痛日久,跌打腫痛。 |
大棗 | 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 | (1)脾虛乏力、食少便溏。 (2)血虛萎黃,血虛臟躁。 (3)緩和峻烈藥的藥性。 |
白扁豆 | 健脾化濕,消暑解毒。 | (1)脾虛夾濕之食少便溏或泄瀉,婦女帶下。 (2)暑濕吐瀉。 (3)食物中毒。 |
蜂蜜 | 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滑腸通便,解毒。 | (1)脾胃虛弱之食少倦怠、脘腹疼痛。 (2)燥咳少痰,肺虛久咳。 (3)腸燥便秘。 (4)瘡瘍,燙傷。 |
飴糖 | 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 (1)勞倦傷脾,氣短乏力。 (2)虛寒腹痛。 (3)肺虛咳嗽,干咳無痰。 |
紅景天 | 益氣,平喘,活血通脈。 | (1)氣虛體倦。 (2)久咳虛喘。 (3)氣虛血瘀之胸痹心痛、中風偏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