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slogan
24小時客服熱線: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社區(qū) > 中醫(yī)討論區(qū) > 正文

中草藥圖譜——地錦草

別名 血見愁、紅絲草、奶疳草、奶漿草。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地棉Euphorbia humifusa Willd.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葡萄草本,有白色乳汁。莖纖細,近基部分枝,帶紫紅色,無毛。葉對生,長圓形,長4~10mm,寬4~6mm,先端鈍圓,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齒,綠色或帶紅色,兩面無毛或疏生柔毛。杯狀聚傘花序單生于葉腋;總苞倒圓錐形,淡紅色,先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腺體4,橫長圓形,有白色花瓣狀附屬物;子房3室,花柱3,頂端2裂。蒴果三棱狀球形,無毛。種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蠟粉?;ㄆ?~10月,果實7月后漸次成熟。

生于平原荒地、路邊、田間。除廣東、廣西外,全國各地均產。

采制 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化學成分 含鞣質、沒食子酸甲酯、槲皮素、肌醇、槲皮素甙類和山柰素甙類等。

性味 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痢疾、腸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癰腫瘡癤。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湯以恒 執(zhí)業(yè)藥師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學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驗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