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金匱懸解》中風二

2015-02-11 10:26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金匱懸解》中風二: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摶,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jīng),即重不勝,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即吐涎。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寒虛相摶,則邪在皮膚,而病中風。蓋緊者營血之寒,浮者營血之虛。肝木藏血而胎君火,火者,血中溫氣之所化也。溫氣不足,故營血虛寒,而脈見浮緊。血虛寒盛,則木郁風動,是以脈浮。

絡脈空虛,一被外風感襲,則內(nèi)風郁發(fā),而為賊邪。賊邪不得外泄,或入于左,或入于右,隨其正氣之偏虛而中之,無一定也。邪氣之所在,氣留而血歸之,氣血去而正歸邪,則邪氣反緩,而正氣即急。正氣緊急,而引其邪氣,則邪處之筋長,正處之筋短,鼻口僻而不遂,《素問·繆刺論》:邪中于經(jīng),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是也。

邪氣淺在于絡,即肌膚痹著而不仁。邪氣次在于經(jīng),即身體遲重而不勝。邪氣內(nèi)入于腑,則胃土上逆,濁氣熏蒸,化生痰涎,堵塞心竅,即昏憤不能識人。邪氣內(nèi)入于臟,則脾土下陷,筋脈緊急,牽引舌本,即蹇澀不能言語(太陰脾脈,上連舌本),脾敗不以攝涎,即口角涎流。腑邪必歸于胃,臟邪必歸于脾,以胃敗而后邪侵于腑,脾敗而后邪侵于臟也。中風之病,由于土濕,土濕則木郁而風動。以風木而賊濕土,胃逆則神迷,脾陷則言拙,是皆中氣之敗也。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