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大黃形態(tài)|主治:
來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的根莖和根。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2m.基生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寬達35cm,掌狀5~7中裂,裂片窄三角形,葉柄粗壯;莖生葉互生,較?。煌腥~鞘大,膜質(zhì),淡褐色。大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紅紫色,花被片6.瘦果三棱形,具翅?;ㄆ?~7月,果期7~8月。
分布:生于山區(qū)林緣或草坡;有栽培。主產(chǎn)青海、甘肅、四川、陜西。
采制:秋末采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干燥。
性狀:本品類圓柱形,圓錐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有類白色網(wǎng)狀紋理及星點散在。質(zhì)堅實,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顆粒性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整理,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根木部發(fā)達、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
化學(xué)成分:蒽醌甙及游離蒽醌衍生物,后者包括大黃酸(rhein)、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nhanol)、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等。
性味:性寒,味苦。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