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石香來源|原形態(tài):
【別名】石蘇(《開寶本草》),蚊子草(《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石艾,獨行千里(《陸川本草》),青香薷(《中藥志》),五香草(《杭州藥植志》),細葉香薷(《湖南藥物志》),小香薷(《貴州植藥調(diào)查》),廣香薷、小葉香薷(《中藥材品種論述》),野香薷、細葉七星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香薷、痧藥草、山茵陳、土荊芥、野紫蘇、香薺、野荊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十香草(《廣西中草藥》),薺苧(《江西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全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夏季采收地上部分,除去根部,曬干。
【原形態(tài)】石香薷(《綱目》),又名:華薺苧.一年生草本,高15~45厘米。莖直立,方形,綠褐色或略帶淡紅色,被逆生長柔毛,多分枝。葉對生,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2厘米,寬2~4毫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疏鋸齒,兩面均密被白色細柔毛,并密布腺點。花輪生,海輪著生2朵,由數(shù)輪聚成頭狀或總狀,通常頂生;每花具苞片1枚,苞片卵圓形,先端銳尖,基部闊楔圓形,密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狀,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被短柔毛,邊緣密生緣毛;花冠2唇形,淡紫色,上唇較短,先端凹缺,下唇3裂,兩面裂片小而全緣,中間裂片大而具疏鋸齒,花冠內(nèi)外均光滑,僅于下唇中裂片內(nèi)側(cè)簇生長柔毛;雄蕊2,退化雄蕊2,花絲極短,著生于花冠簡內(nèi);子房2深裂,花柱自子房基部著生,柱頭2裂。小堅果4,圓形,藏于宿存花萼內(nèi)?;ㄆ?~10月。果期10~11月。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