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冷水花:
【別名】水麻葉、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肉質(zhì),高25-65cm,無(wú)毛。葉對(duì)生,2枚稍不等大;葉柄每對(duì)不等長(zhǎng),長(zhǎng)0.5-7cm;葉片膜質(zhì),狹卵形或卵形,長(zhǎng)4-11cm,寬1.6-4.8cm,先端漸尖或長(zhǎng)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在基部之上有淺鋸齒或淺牙齒,鐘乳體條形,在葉兩面明顯而密,在脈上也有;基出脈3條。雌雄異株;雄花序聚傘狀,長(zhǎng)達(dá)4cm;雄花直徑約1.5mm,花被片4,雄蕊4,較花被片長(zhǎng),花藥白色;雌花序較短而密,長(zhǎng)在1.2cm以下;雌花花被片3,狹卵形,長(zhǎng)約0.5mm,中間1枚較長(zhǎng),外面具鐘乳體,柱頭畫筆頭狀。瘦果卵形,稍偏斜,淡黃色,表面有疣狀點(diǎn)?;ㄆ?-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林下或溝旁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淡;微苦;性涼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退黃;消腫散結(jié);健脾和胃。主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淋濁;尿血;小兒夏季熱;瘧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妊娠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