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麥刺藤葉:
【別名】謝漢省、謝罕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象鼻藤的葉。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象鼻藤小喬木,高4-8m.樹皮棕色,密生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6-8cm,葉軸及小葉柄均有淡黃色短柔毛;托葉早落;小葉10-17對,長圓形,長8-22mm,寬2-5mm,兩端圓,兩面均有疏生白色柔毛,花枝上的嫩葉邊緣略波狀。圓錐花序腋生;總花梗及花梗均被短柔毛;花萼鐘狀,萼齒5,不等,下面1齒披針形,最長,其余4齒卵形,上面2齒近合生,均被白色疏柔毛;花冠白色;雄蕊9,單體;子房有微柔毛。莢果橢圓形,長3.5-5.5cm,寬約1cm;種子1-2顆?;ㄆ?-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溝或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羽狀復葉或散落的小葉。完整復葉有小葉31-41對,小葉矩圓形,長8-22mm,寬2-5mm,先端鈍圓形,基部圓形,全緣。綠色或枯綠色,兩面疏生灰白色毛茸。葉軸及葉柄有淡黃色短柔毛。質脆易碎。氣微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歸經(jīng)】心;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疔瘡,癰疽,蜂窩組織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根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