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tīng)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兩色鱗毛蕨:
【別名】?jī)缮?
【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兩色鱗毛蕨的根莖。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葉及雜質(zhì),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植株高30-50cm.根莖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深棕色、狹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zhǎng)15-25cm,深禾稈色,向上到葉軸和羽軸下面疏生較小的鱗片,鱗片兩色,其基部棕色,上部黑色或黑褐色,鉆狀披針形,基部闊圓形;葉片厚紙質(zhì),卵狀披形,長(zhǎng)15-25cm,寬10-15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三回羽裂;羽片8-12對(duì),互生,有短柄,三角狀披針形,基部的長(zhǎng)7-8cm,寬3-5cm,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二回羽裂;基部羽片的小羽片披針形,基部下側(cè)1片最大,長(zhǎng)達(dá)3cm,羽裂,其余向上逐漸縮短;裂片狹長(zhǎng)圓形,先端鈍尖,全緣或波狀;側(cè)脈羽狀分叉。孢子囊群背生于小脈近先端;囊群蓋圓腎形,褐色,邊緣較薄,常向上反折。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山谷林下或溪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zhǎng)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及陜西、寧夏、甘肅、四川。
【化學(xué)成份】根莖含綠三叉蕨素、綿馬酸、白三叉蕨素、黃三叉蕨酸。
【性味】苦;寒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歸經(jīng)】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預(yù)防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莖:有清熱解毒的功。用于預(yù)防流行性感冒。
【摘錄】《中華本草》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