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佛肚花: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別名】華東佛、肚苣苔、巖青菜、石燕三七、金絲草、虎皮、巖白菜、小荷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浙皖粗筒苣苔的根或全草。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浙皖粗筒苣苔多年生草本。葉全部基生;葉柄長1.2-4cm,被犭色綿毛;葉片橢圓狀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4-10cm,寬2-2.5cm,先端鈍,基部寬楔形,稍不對稱,邊緣有鋸齒,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沿葉脈密被銹色綿毛,其余部分疏生短柔毛?;ㄝ?-4條,高10-16cm;聚傘花序1-2次分枝,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長11-17cm,疏被銹色綿毛;苞片2,狹倒卵形至線狀披針形,被毛;花萼長約1cm,5裂至基部,外面密被銹色綿毛;花冠紫紅色,長約4cm,外面疏被短柔毛,內(nèi)面具紫色斑點,下方腫脹,上唇2裂,裂片圓形,下唇3裂,裂片長圓形;雄蕊4,花藥成對連著;花盤環(huán)狀;子房狹線形,長約9mm,花柱短,被微柔毛。蒴果倒披針形,長4.5-7cm,先端具短尖頭。種子多數(shù),細(xì)小,表面光滑?;ㄆ?-9月,果期10-11月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潮濕巖石上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及江西。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解表;活血消癰。主感冒頭痛;勞傷;筋骨酸痛;癰瘡;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取汁敷。
【摘錄】《中華本草》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