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tīng)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赤小豆芽: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采收和儲(chǔ)藏:將成熟的種子發(fā)芽后,曬干。
【原形態(tài)】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zhǎng)可達(dá)1.8m,密被倒毛。三出復(fù)葉;葉柄長(zhǎng)8-16cm;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被針形、長(zhǎng)圓狀披針形,長(zhǎng)6-10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wú)毛,紙質(zhì);小葉具柄,脈3出??偁罨ㄐ蛞干?,小花多枚,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zhǎng)約5mm,具毛;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zhǎng),有角狀突起;雄蕊10,二體,花藥?。蛔臃可衔?,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顆,暗紫色,長(zhǎng)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ㄆ?-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莖上有白色長(zhǎng)硬毛。三出復(fù)葉;托葉披針形,被白色長(zhǎng)柔毛,小托葉線形;葉柄長(zhǎng)達(dá)20cm,被疏長(zhǎng)毛;頂生小葉卵形,例生小葉斜方狀卵形,長(zhǎng)5-10cm,寬3.5-7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微3裂,兩面被疏長(zhǎng)毛;小葉柄很短;基出脈3條。花2-6朵,著生于腋生的總花梗頂部,黃色;小苞片線形,較萼長(zhǎng);萼鐘狀,5齒裂,萼齒三角形;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常稍歪斜,頂端凹,翼瓣寬于龍骨瓣,具短爪及耳,龍骨瓣上端彎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狀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與1二體;于房線形,花柱彎曲,近先端有毛。莢果圓柱形稍扁,成熟時(shí)種子間縊縮,含種子6-10粒。種子橢圓形,兩端截形或圓形,暗紅色,種臍白色,不凹?;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或野生。
資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全國(guó)廣為栽培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性味】味甘;性微涼。
【歸經(jīng)】肝;腎;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主腸風(fēng)便血;腸癰赤白痢疾;任娠胎漏。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9-15g;或入散劑;或鮮品炒熟食用。
【摘錄】《中華本草》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