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fèi)試聽
- 免費(fèi)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熱點(diǎn)推薦
——●●●聚焦熱點(diǎn)●●●—— | ||
---|---|---|
技能繳費(fèi)>> | 搞分秘籍>> | 大綱教材>> |
木苧麻:
【拼音名】Mù Zhù Má
【別名】粗糠殼、蝦公須、山水柳、水柳黃、水柳仔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密花苧麻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pendulifloraWedd.exLongvar.loochooensis(Wedd.)W.T.Wang[B.densifloraHook.etArn.;B.platyphyllavar.loochooensisWedd.]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1.5-4.5m.小枝密被短伏毛,近方形,有淺縱溝。葉對生;葉柄長0.6-2.5cm,托葉鉆形;葉片厚紙質(zhì),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5-19cm,寬1.2-3.5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鈍、圓形或不明顯心形,邊緣自基部之上有小鈍牙齒,上面有稍密的短伏毛。穗狀花序通常雌雄異株,有時枝上部的雌性,單生葉腋,雌穗狀花序長4-12cm;其下者為雄性,常2條腋生。雄花花被片4,下部合生,雄蕊4.雌花花被片紡錘形或倒披針形,先端漸狹,較短,長1-1.5mm,柱頭長達(dá)1mm,瘦果周圍具翅?;ㄆ?-10月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及山谷林中、灌叢或溪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等地。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止癢;消腫。主皮膚瘙癢;創(chuàng)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天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