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介紹:
心肌細胞與神經細胞相似,興奮性是可變的。當心肌細胞受到刺激產生一次興奮時,興奮性也隨之發(fā)生一系列周期性變化,這些變化與膜電位的改變、通道功能狀態(tài)有密切聯(lián)系。興奮性的變化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絕對不應期與有效不應期:絕對不應期相當于心肌發(fā)生一次興奮時,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從動作電位的0期除極開始至復極3期膜內電位約-55mV這段時間內,如果再給它刺激,則無論刺激多強,心肌細胞都不會再次興奮。因此,這一時期稱為絕對不應期。此期膜電位很小,Na+通道處于失活狀態(tài),心肌細胞興奮性下降到零。從膜內電位-55mV到-60mV這段復極期間,如果給予閾上刺激,肌膜可發(fā)生局部除極化(局部興奮),但仍然不能產生動作電位,從動作電位除極開始到-60mV這段時間內,稱有效不應期。局部除極化的原因是Na+通道剛剛開始復活。
(2)相對不應期:有效不應期完畢,從3期膜內電位-60mV開始到-80mV這段時期內,用閾上刺激才能引起動作電位,稱為相對不應期。此期說明心肌的興奮性已逐漸恢復,但仍低于正常,原因是Na+通道部分恢復活性。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3)超常期:從復極3期膜內電位-80mV開始至復極-90mV這段時期內,用閾下刺激就能引起心肌產生動作電位,說明心肌的興奮性超過了正常,故稱為超常期。在此期間,心肌細胞的膜電位已基本恢復,Na+通道也已基本復活到可以再被激活的備用狀態(tài);而此時膜電位絕對值尚低于靜息電位,距閾電位的差距較小,故興奮性高于正常水平。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