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護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子宮內膜癥與不孕簡介

2015-07-13 11:58 醫(yī)學教育網
|

子宮內膜癥與不孕:

正常婦女不孕率約為l5%,內膜異位癥患者可高達40%.重度子宮內膜異位患者不育的原因可能與盆腔內器官和組織廣泛粘連和輸卵管蠕動減弱,以致影響卵子的排出、攝取和受精卵的運行有關。但盆腔解剖無明顯異常的輕癥患者亦可繼發(fā)不育不育的原因絕非單純局部解剖異常所致。現(xiàn)多認為異位內膜患者的不育還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黃體期功能不足:內膜異位癥患者卵泡和黃體細胞上的LH受體數量較正常婦女為少,以致黃體期黃體分泌不足而影響受孕。

2)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此病征為卵巢無排卵,但卵泡細胞黃素化,患者雖體溫呈雙相,子宮內膜顯示分泌期,但無受孕可能。其診斷依據是在腹腔鏡檢查下,在應有的排卵期后4一l0日,卵巢表面末見排卵孔;在LH高峰后2日,檢查時,卵泡仍繼續(xù)生長;月經周期中,腹腔液量特別是腹腔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無突發(fā)性增高。有報告證實內膜異位癥患者LUFS的發(fā)生率較正常婦女顯著增高,并發(fā)不孕。Konincks則提出由于LUFS的存在,腹腔液中雌、孕激素水平低下,不抑制逆流至腹腔內的內膜細胞種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而導致盆腔內膜異位癥,故認為LUFS正是膜異位癥的發(fā)病原因。但此學說尚未為人們所承認。

3)自身免疫反應: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子宮內膜抗體可干擾早期受精卵的輸送和著床,腹腔內巨噬細胞增多亦可吞噬精子和干擾卵細胞的分裂從而導致不孕。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