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鎖骨骨折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學檢查,鎖骨骨折常發(fā)生在中段。多為橫斷或斜行骨折,內側斷端因受胸鎖乳突肌的牽拉常向上后移位,外側端受上肢的重力作用向內、下移位,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錯位縮短畸形。
1.X線檢查
疑有鎖骨骨折時需攝X線像確定診斷。一般中1/3鎖骨骨折拍攝前后位及向頭傾斜45°斜位像。拍攝范圍應包括鎖骨全長,肱骨上1/3、肩胛帶及上肺野,必要時需另拍攝胸片。前后位像可顯示鎖骨骨折的上下移位,45°斜位像可觀察骨折的前后移位。
嬰幼兒的鎖骨無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有時在原始X線像上難以明確診斷,可于傷后5~10天再復查拍片,??沙尸F(xiàn)有骨痂形成。
外1/3鎖骨骨折中,一般可由前后位及向頭傾斜40°位X線像做出診斷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鎖骨外端關節(jié)面骨折,常規(guī)X線像有時難以做出診斷,常需攝斷層X線像或行CT檢查。
鎖骨內1/3前后位X線像與縱隔及椎體相重疊,不易顯示出骨折。拍攝向頭傾斜40°~45°X線像,有助于發(fā)現(xiàn)骨折線。在檢查時,不能滿足于X線正位片未見骨折而診斷為軟組織損傷,需仔細檢查是否有鎖骨內端或對局部骨折征象,以便給予正確的診斷。
2.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