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臨床綜合考試法:
主考人-病人-應試者:直接完成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優(yōu):直觀、針對性強、實用性強;
缺:難以達到標準化考試環(huán)境、病例;選擇困難。
2.病人處理程序考試法:
主考人-紙面模擬-應試者:模擬完成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優(yōu):客觀、無病例限制、系統(tǒng)化、標準化;
缺:理論化、對于臨床實踐技能考核可能不全面。
3.標準化病人考試:
主考人-模擬病人-應試者:通過模擬病人完成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診斷、治療決策及主考人當場提問口試等。
4.客觀結構臨床考試(多站考試法):
分站考核(主考人-模擬病人-應試者):按考試內容分類,設若干考站,如采集病史+身體檢查技能,臨床實際操作,診斷性檢查結果判讀等。應試者在指定的時間內,在預先設定的若干考站內(可以是數(shù)個病人,或數(shù)個臨床問題)進行臨床技能測試的方法。
以上兩種方法均系基于標準化病人而設計的臨床能力考試方法。
主要優(yōu)點:可考核范圍廣:包括臨床基本技能,基本操作,醫(yī)德醫(yī)風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考試客觀性高(標準化考核表);
不足之處:標準化病人和評估者需嚴格訓練,存在標準化病人差異,多站測試內容分離,缺乏完整性,同時費用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