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式補瀉手法是中醫(yī)/中西醫(yī)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基本補瀉
l.捻轉補瀉針下得氣后,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結臺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結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為瀉法。
2.提插補瀉針下得氣后,先淺后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以下插用力為主者為補法;先深后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以上提用力為主者為瀉法。
(二)其他補瀉
1.疾徐補瀉:又稱徐疾補瀉。進針時徐徐刺人,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人,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瀉法。
2.迎隨補瀉: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剌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來的方向剌人為瀉法。
3.呼吸補瀉:病人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法。
4.開闔補瀉:出針后迅速揉按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孔而不按為瀉法。
5.平補平瀉:進針得氣后均勻地提插、捻轉后即可出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