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頦下慢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結核:表現為頦下腫物,淋巴結核若破潰也可形成瘺管經久不愈,但淋巴結病變較表淺多為實質腫物常有壓痛,可借病史和活檢鑒別。
(2)異位甲狀腺:異位甲狀腺與甲狀舌管囊腫均為甲狀腺先天異常,二者在胚胎發(fā)育上密切相關異位甲狀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狀突起,表面紫藍色,質地柔軟,邊界清楚而舌部異位甲狀腺主要位于頸前部,病人常有語言不清,嚴重者可出現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吞咽、呼吸困難。由于75%的異位甲狀腺為惟一有功能甲狀腺組織,錯誤將其切除將導致終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嚴重后果。臨床上要注意兩者的鑒別,放射性核素掃描是最有效的鑒別方法。采用131I或99mTc掃描時,可見異位甲狀腺部位有核素濃聚或頸部無甲狀腺
(3)副胸腺:不與舌骨連接,腫塊不隨吞咽上下活動,B超為實質性腫塊等可與甲狀舌管囊腫鑒別。
(4)皮樣囊腫:常表現為頦下腫物,也可位于胸骨上凹處。一般囊腫包膜較厚,無波動感,有揉面感常與皮膚粘連,不隨吞咽和伸舌活動穿刺抽出皮脂樣物可資鑒別。
(5)甲狀腺腺瘤:本病多表現為頸前區(qū)無痛性腫塊質軟,邊界較清楚,隨吞咽活動但不隨伸舌活動借助放射性核素掃描可鑒別。
(6)腮裂囊腫:多位于頸動脈三角區(qū),腫物多偏離中線,與舌骨無關。穿刺物含皮膚附件及膽固醇結晶,需做病理檢查鑒別,術中見瘺管經頸內外動脈交叉入咽部。
(7)其他頸部腫塊:如甲狀腺錐狀葉、囊狀水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腫、舌下囊腫、喉含氣囊腫、甲狀旁腺囊腫和畸胎瘤等,多可據腫物所在部位和性狀做出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