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其他 > 正文

寒濕困脾施治要點

2010-11-16 16:1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ㄒ唬┖疂窭褡瑁委煏r應根據“脾虛”與“溫阻”的主次處方。濕阻初起,濕困中焦,以除濕為主。因為寒濕困脾,易傷脾陽,當選用溫熱藥助陽以燥濕,除選用苦溫燥濕的藥物之外,還要配合溫運脾陽的藥物,如干姜、附子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濕為陰邪,其性粘滯,病程較長,治療應堅持不懈,即使臨床癥狀消失,仍需服用調理、健壯脾胃之劑,如香砂六君子湯之類,以免留濕未盡,繼而復發(fā)。

 ?。ǘ﹥葷癜l(fā)病,主要是脾運失鍵,其治療方法,一方面是杜絕或減少濕邪的來源與產生;另一方面是擴濕邪的出路。因此,有人認為,健脾宣肺是一個關鍵。藥物中蒼木、麻黃最為理想。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當蒼術、麻黃等量使用,則有發(fā)大汗的作用;蒼術倍于麻黃,則有發(fā)小汗的作用;蒼術量叁倍于麻黃時,則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蒼術四倍于麻黃時,則無發(fā)汗之作用,而有明顯的化濕作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