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冬天,有些女性特別怕冷,尤其是手、足等末梢部位。為何婦女更怕冷呢?科學家的研究結果揭示了這個謎:婦女怕冷與缺鐵、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有關,那些對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鐵元素含量不足,并常伴有血漿甲狀腺素水平降低,女性主要因為月經(jīng)導致鐵的損失。
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主要功能物質,擔負著身體內氧的運輸代謝功能。一般膳食中含鐵較低,因而容易因機體缺鐵而患缺鐵性貧血。女性缺鐵后,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yǎng)素得不到充分的氧化,產熱不夠就容易感到冷。甲狀腺素具有生熱效應,它能加速體內除腦、脾、子宮外的絕大多數(shù)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使基礎代謝增高,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快。甲狀腺素由甲狀腺制造,碘和酪氨酸是制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碘需要不斷由食物提供,酪氧酸則一般在體內自行合成。如果長期缺碘,便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機體的御寒能力也會因此降低。寒冷刺激甲狀腺,會反射性使它增加對甲狀腺素的需要,以致出現(xiàn)碘相對不足。
冬天怕冷的婦女,除保證一定的食量,攝入充足的熱卡外,應多吃些含碘較多的食物,如海帶、海蜇、蝦皮、海魚等。多吃些富含鐵質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的血、羊肉、牛肉、家禽、魚、雞蛋、黑木耳、牛奶、豆類和蔬菜等。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使身體產熱量增加,有效地抵御寒冷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