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輔導精華 > 正文

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輔導精華:子宮內膜癌

2009-09-02 13:4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系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子宮體惡性腫瘤的90%以上。本病80%以上發(fā)生在50歲以上的婦女,與長期大量使用雌激素有關。多見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絕經延遲、合并有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未孕或有家族傾向的婦女。近年報道,宮體癌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本癥與宮頸癌之比為1:1或3:2。

  該疾病的病因:①長期持續(xù)的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在雌激素的長期持續(xù)刺激又無孕激素拮抗,可發(fā)生子宮內膜增生癥也可癌變。②體制因素:內膜癌易發(fā)生在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的婦女。③遺傳因素:約20%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目前對子宮內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據(jù)臨床資料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生機制可分為兩類:雌激素依賴型和非雌激素依賴型。

  臨床表現(xiàn)

  1.表現(xiàn)

 ?、抨幍莱鲅哼@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多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出血。出血量時多時少,未絕經婦女可能月經量多,持續(xù)時間延長;絕經后婦女出現(xiàn)絕經后出血。

 ?、脐幍琅乓海鹤訉m內膜癌組織壞死脫落可引起滲液,經由陰道排出可呈米湯樣混有血液或為膿性伴有臭味。

  ⑶疼痛:多發(fā)生在晚期病人,由于腫瘤壓迫神經而造成疼痛??砂l(fā)生在腰骶部,下腹部并可向腿部放射。

 ?、冉洐z查早期多無明顯異常;晚期可表現(xiàn)為子宮增大、變軟;絕經后婦女的子宮不萎縮或有增大盆腔可觸到轉移的腫塊。

  根據(jù)以上癥狀再進行輔助檢查,是否為子宮內膜癌多可確診。因此婦女應隨時注意自己月經的變化,注意陰道分泌物的性狀;一旦出現(xiàn)癥狀及早到醫(yī)院檢查。

  2.并發(fā)癥:常合并多囊卵巢綜合征、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及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等。

  醫(yī)技檢查

  1.分段診斷性刮宮:分段診斷性刮宮是主要的確診方法。先用小刮匙環(huán)刮頸管,再進入宮腔依次刮取宮體、宮底部內膜。術時務須小心,慎防子宮穿孔、尤其當刮出多量豆渣樣組織,高度懷疑為子宮內膜癌時,應立即停止手術。刮出物分別作好標記,送病理檢查。

  2.宮腔鏡檢查:診刮陰性,而病史有癌癥可疑時可行宮腔鏡檢查,直視子宮內膜。如有癌灶,則可直接觀察其部位、大小、生長形態(tài),并可取材送病理檢查。

  診斷依據(jù)

  1.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白帶帶血或膿樣,有惡臭。絕經期推遲或絕經后又有陰道出血,并常有不孕、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史。

  2.早期觸診子宮可正常,晚期則子宮增大變硬。有時可在宮頸口見到突出的息肉樣腫物。腹股溝淋巴結有轉移時,可腫大變硬。

  3.陰道涂片及宮腔吸片可找見瘤細胞。陰道涂片顯示雌激素水平高。

  4.宮頸管及宮腔分段診斷性刮宮,刮出物分別作病理檢查,可確診。

  5.子宮鏡、8型超聲、CT及MRl等檢查可協(xié)助診斷。

  6.臨床分期(FIG0-1988)

 ?、馻:病理分級l、2、3子宮肌層無侵犯。

  Ib:病理分級1、2、3子宮肌層侵犯<1/2。

  1c:病理分級l、2、3子宮肌層侵犯>1/2。

 ?、騛:病理分級1、2、3侵犯宮頸管腺體。

  Ⅱb:病理分級1、2、3侵犯宮頸間質。

 ?、骯:病理分級1、2、3侵犯漿膜、附件,腹膜細胞學檢查陽性。

 ?、骲:病理分級1、2、3陰道轉移。

 ?、骳:病理分級1、2、3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

 ?、簟#翰±矸旨?、2、3侵犯膀胱或腸道黏膜。

 ?、鬮:病理分級1、2、3腹腔內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

  注:病理分級 l級:分化良好;

  2級:中度分化;

  3級:未分化。

  容易誤診的疾病

  1.絕經后出血:首先應警惕是否為惡性腫瘤,盡管隨年代的進展,絕經后出血中惡性腫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如Knitis等報道,40年代絕經后陰道流血中惡性疾病占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國內蘇應寬等報道,60年代惡性疾病占76.2%,內膜癌占惡性病12.9%。80年代末,黃荷鳳等報道,惡性病癥占22.7%,而內膜癌占惡性病例的45.5%,宮頸癌占43.6%。鄭英等報道,惡性疾病占24.9%(良性占73.3%),居絕經后出血的第2位。從絕經年限看,絕經5年占14%,絕經5~15年者占68.3%。可見,在惡性腫瘤中隨年代的進展,子宮內膜癌有上升的趨勢。黃荷鳳的報道甚至超過了宮頸癌。絕經后出血情況與癌變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數(shù)也不多而癌病變可能已經比較明顯。所以應仔細做婦科檢查,查清陰道、宮頸、子宮體、附件有無異常情況存在。由于可能有兩種以上病變同時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陰道炎同時有子宮內膜癌,所以決不能因已發(fā)現(xiàn)一種病變而忽視進一步檢查。除細胞學檢查外,分段診刮是不可缺少的診查步驟,因為診斷性刮宮術的子宮內膜癌確診率高達95%。國內程維雅報道,10年448例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刮子宮內膜,其中內膜癌占11.4%(51例),羅啟東等報道為8.7%。文獻報道為1.7%~46.6%不等,一般均在15%以下。

  2.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常發(fā)生月經紊亂,尤其子宮出血較頻發(fā)者,不論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必須首先做診刮,明確性質后再進行治療。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婦女。山東省立醫(yī)院曾不一子宮內膜癌患者,年僅26歲,月經過多3年,按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無效,最后診刮證實為子宮內膜癌。所以年輕婦女子宮不規(guī)則流血治療2~3個月無效者,也應進行診刮辨明情況。

  3.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多見于生育年齡婦女。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組織形態(tài)上,有時很難與分化良好的腺癌鑒別。通常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現(xiàn)為灶性,有壓扁的正常上皮,細胞分化較好,或可見鱗狀上皮化生,肥漿染荷花色,無壞死浸潤等表現(xiàn)。而子宮內膜腺癌的癌細胞核大,染色質增多,深染,細胞分化不好,核分裂多,胞漿少,常常發(fā)生壞死及浸潤現(xiàn)象。而與分化良好的早期內膜腺癌鑒別:

  ⑴不典型增生者常常有完整的表面上皮,而腺癌則沒有,故如見到較完整的或壓扁的表面上皮可排除內膜腺癌。此外,內膜腺癌常有壞死出血現(xiàn)象;

  ⑵藥物治療反應不同,不典型增生者,用藥劑量偏小即奏效較慢,持續(xù)性長,一旦停藥可能很快復發(fā);

 ?、悄挲g:年輕者多考慮不典型增生,挑戰(zhàn)者者多考慮內膜腺癌之可能。

  4.子宮黏膜下骨瘤或內膜息肉:多表現(xiàn)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或出血同時可伴有陰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臨床表現(xiàn)與內膜癌十分相似。但通過探宮腔,分段刮宮,子宮碘油造影,或宮腔鏡檢查可做出鑒別診斷。

  5.子宮頸管癌:與內膜癌一樣,同樣表現(xiàn)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檢查為鱗癌則考慮來源于宮頸。如為腺癌則鑒定其來源會有困難,如能找到黏液腺體,則原發(fā)于頸管的可能性較大。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潤性宮頸腺癌組織中,癌胚抗原(CEA)的陽性表達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組織染色,有助于宮頸腺癌與宮內膜的鑒別。

  6.原發(fā)性輸卵管癌:陰道排液、陰道流血和下腹痛,陰道涂片可能找到癌細胞而和內膜癌相似。而輸卵管癌宮內膜活檢陰性,宮旁可捫及腫物,有別于內膜癌。如包塊小而觸診不表者,可通過腹腔鏡檢查確診。

  7.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合并宮腔積膿:常表現(xiàn)為陰道排出膿液、血性或膿血性排液,子宮多增大變軟。通過B起檢查而后擴張宮癌組織,只見炎性浸潤組織。子宮積膿常與子宮頸管癌或子宮內膜癌并存,鑒別時必須注意。

  治療原則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放射治療、化療及孕酮類抗雌激素制劑等。

  1手術治療:為首選方法。I期患者作筋膜外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Ⅱ期應作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術后服用中藥真情散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轉移。

  2手術及放射綜合治療:I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肌長層有癌浸潤淋巴結有轉移,術后加用體外照射;Ⅱ期或部分Ⅲ期患者術前加用外照射或腔內照射,放療結束后1~2周再進行手術。

  3放射治療:年老體弱及有嚴重內科合并癥不能耐手術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術者,可放射治療,包括腔內及體外照射。

  4激素治療:年輕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晚期癌不能手術或癌復發(fā)患者,可采用大劑量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治療。如醋酸甲孕酮400mg,肌內注射,每周2~3次;已酸孕酮500mh,肌內注射,每周2~3次等,至少12周才能評價療效

  5抗雌激素藥:三苯氧胺適應證與孕激素治療相同。一般劑量為每日20~40mg,口服,可長期應用或分療程應用。

  6抗癌化學藥物治療:對晚期不能手術或放療及治療后復發(fā)病例,可用5-氟脲嘧啶(5-Fu)、環(huán)磷酰胺(CTX)、絲裂霉素(MMC)、阿霉素(BDR)、順鉑(DDP)等聯(lián)合化療有一定效果。

  7.近愈標準:腫瘤及癥狀消失。

  8.好轉標準:腫瘤縮小,癥狀減輕。

  預防

  1.開展防癌宣傳普查,加強衛(wèi)生醫(yī)學知識、教育有更年期異常出血、陰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婦女,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yī),早期診斷。

  2.治療癌前病史,對子宮內膜有增長生過長,特別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應積極給予治療,嚴密隨診。療效不好者及時手術切除子宮。若患者已有子女,或無生育希望或年齡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療。直接切除子宮。

  3.有婦科良性疾病時,最好不采用放療,以免誘發(fā)腫瘤。

  4.嚴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婦女使用雌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同時應用孕激素以定期轉化子宮內膜。

臨床醫(yī)師公眾號

距離2025臨床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考點2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

直播時間:2月4日 19:30-20:30

直播主題:臨床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2

直播老師: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