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正文

黏脂貯積癥Ⅱ型

2010-08-24 17:45 醫(yī)學教育網
|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相關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特搜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發(fā)病原因

  黏脂貯積癥的病因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二)發(fā)病機制

  本癥是由多種水解酶缺陷引起的,利用病人成纖維細胞混合培養(yǎng)發(fā)現,此癥的基本生化缺陷是幾種溶酶體酶的識別部位異常。溶酶體酶的正常組合需要細胞內的協同作用,即細胞合成、分泌水解酶,細胞表面識別水解酶,繼之被溶酶體攝取,并固定于溶酶體內。細胞表面識別水解酶,需要在細胞表面和溶酶體水解酶上都有特異性部位。目前認為黏脂貯積癥Ⅱ型系基因突變引起的幾種溶酶體酶發(fā)生識別部位缺損,也就是酶分子結構中的識別亞基異常所致。

  Strecker等(1976)發(fā)現此癥病人組織細胞神經氨酸酶缺乏,可能該種酶缺乏與多種溶酶體水解酶的識別部位異常有關,如己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酸酶、β-半乳糖苷酸酶等的識別部位缺損,造成過多的中性、酸性黏多糖及黏脂沉積于組織細胞內而致病。

  病理:組織學改變主要限于間質細胞。肝組織活檢顯示大多數庫普弗細胞形態(tài)正常,而肝細胞內充有各種類型的包涵體,可含有無包膜的脂肪小滴,也有0.7~50μm的包涵體,這些包涵體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長方形結晶,并位于微絲物質內,微絲物質外包有一層膜。肝細胞內最多的一種包涵體含有親水物質,該物質具有成層結構或呈小球狀。腎臟的包(Bowan)氏囊細胞顯示有類似肝細胞所存有的包涵體,其大小為0.3~4.0μm,PAS染色呈陽性。腦組織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顯微鏡下顯示正常,但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神經元、星狀細胞和血管周圍上皮細胞有0.3~1.5μm的透明包涵體,周圍有包膜空泡,空泡內有均勻而細小的顆?;|,這種基質含有少量的成層結構,還有較致密的、周圍有包膜的親水包涵體。髂骨嵴活檢顯示軟骨細胞質內含有大量溶酶體,溶酶體內含有細小、網狀、顆粒狀及有膜的包涵體。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包涵體內沉積有中性、酸性黏多糖和黏脂。顯微鏡檢查可發(fā)現軟骨內骨化明顯障礙,伴有完全性增生、肥大性軟骨脫鈣區(qū)。原有的骨小梁短,近骨干處混有持續(xù)存在的軟骨區(qū)。所有器官的成纖維細胞內均含有大量周圍有包膜的空泡,從而使成纖維細胞呈明顯的氣球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周圍淋巴細胞也可有多數大空泡。所有器官成纖維細胞的包涵體均為多形性,從透明空泡到致密親水小體或成層排列不等。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內科主治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回放】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直播時間:已結束

主講老師:賈老師

直播介紹: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內容復習方向、考點講解及得分技巧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