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SARS的胃腸道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0-06-11 19:24 醫(yī)學教育網
|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相關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特搜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發(fā)病原因

  SARS-CoV屬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為有包膜病毒,直徑多為6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狀排列的花瓣樣或纖毛狀突起。長約20nm或更長,基底窄,形似王冠,與經典冠狀病毒相似。病毒的形態(tài)發(fā)生過程較長而復雜,成熟病毒呈圓球形、橢圓形,成熟的和未成熟的病毒體在大小和形態(tài)上都有很大差異,可以出現很多古怪的形態(tài),如腎形、鼓槌形、馬蹄形、鈴鐺形等,很容易與細胞器混淆。在大小上,病毒顆粒從開始的400nm減小到成熟后期的60~120nm.在患者尸體解剖標本切片中也可見到形態(tài)多樣的病毒顆粒。

  根據WHO多中心SARS協(xié)作組的研究顯示,室溫下SARS-CoV在尿、糞便里至少能存活1~2天,在腹瀉患者的糞便里(其pH值高于正常大便)能存活到4天以上,在塑料的表面可以存活24h.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的病毒置于4℃和~80℃21天后,病毒滴度只有輕微下降,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的病毒在室溫放置2天后滴度只下降了1個數量級,在加熱到56℃后,病毒滴度每15分鐘下降大約1萬個單位。日常用的消毒劑如750ml/L的酒精5min就能使病毒失去感染活力,含氯的消毒劑5min可以滅活該病毒。

  (二)發(fā)病機制

  已經觀察到腸道上皮細胞可被SARS-CoV侵染。有人認為SARS病人腹瀉的主要原因是早期以發(fā)熱為主的病毒血癥及繼之肺部炎性滲出、實變造成換氣障礙的低氧血癥,使胃腸道發(fā)生非特異性損害。鑒于目前的免疫發(fā)病機制學說,尚不能排除病毒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免疫機制引發(fā)對胃腸道的損傷。明確的發(fā)病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胃、腸道、胃壁各層結構完整,胃、小腸和結腸各段黏膜下淋巴組織減少,淋巴細胞稀疏,間質水腫。部分病例胃可見表淺的糜爛或潰瘍。

  內鏡下結腸黏膜及回腸末段未見異常,尸檢標本在顯微鏡下亦見正常的組織結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無微絨毛萎縮、炎癥、細菌感染、病毒包涵體或者肉芽腫。此外,除部分自溶變化外,大體眼觀及光鏡沒有異常。結腸黏膜及回腸末段在電鏡觀察到的病毒顆粒(60~90nm)與SARS-CoV吻合,病毒局限于上皮細胞。細胞內病毒顆粒可能包含在擴張的內質網中。微絨毛的表面可見病毒顆粒聚集。可能提示病毒自腸細胞表面離開。仍然沒有證據顯示絨毛萎縮。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內科主治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回放】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得分要點

直播時間:已結束

主講老師:賈老師

直播介紹:相關專業(yè)知識心血管系統(tǒng)內容復習方向、考點講解及得分技巧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