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肺吸蟲病簡介:
肺吸蟲病是由肺吸蟲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肺吸蟲又稱并殖吸蟲。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人體寄生的肺吸蟲,在國內有衛(wèi)氏肺吸蟲和斯氏肺吸蟲兩種。衛(wèi)氏肺吸蟲病分布于浙江、臺灣、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斯氏肺吸蟲病分布于四川、江西、云南、福建、廣東、貴州、陜西等省。人和動物(犬、貓、豬和野生動物)是肺吸蟲的終宿主。排出蟲卵至水中,經第一中間宿主(川卷螺),在第二中間宿主(石蟹、蜊蛄)體內發(fā)育成囊蚴。人生食石蟹、蜊蛄,囊蚴經口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腸內囊蚴破裂,幼蟲脫出并穿過腸壁進入腹腔,穿過橫膈入胸腔和肺,在肺內發(fā)育為成蟲。蟲體進入縱隔,可沿頸內動脈人顱內侵犯腦組織。肺內病變呈炎性反應,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肺組織被破壞,形成膿腫和囊腫,周圍有纖維包膜,囊內含膽固醇結晶、夏科雷登結晶、蟲卵等。囊內多數只有1個成蟲,一處形成囊腫,移行至另一處,再構成新的囊腫,舊病灶空洞可閉合,纖維化、鈣化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