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術步驟】(1)切口:沿鎖骨上1cm處做橫切口,內側達胸鎖乳突肌前緣,外側達鎖骨上凹的外側部分。沿皮下脂肪層向切口兩側潛行分離,用自動牽開器將切口向兩側撐開。胸鎖乳突肌向前方牽拉,切開筋膜。切斷胸鎖乳突肌的外側頭和前斜角肌,將膈神經和胸鎖乳突肌一起牽向前方,下面即為鎖骨下動脈。右側鎖骨下動脈位置較高,經鎖骨上橫切口可以顯露椎動脈的起始部分。左側椎動脈起始點的位置較低,有時需切開部分胸骨,經左側開胸才能顯露左鎖骨下動脈及發(fā)出椎動脈處。
(2)內膜切除:分離鎖骨下動脈,向內側追尋可找到椎動脈的起始處,此段尚有甲狀頸干和內乳動脈等分支。在全身肝素化(0.7mg/kg靜脈注射)之后,用無創(chuàng)傷血管鉗暫時阻斷鎖骨下動脈的近、遠側段和椎動脈、用小型動脈夾暫時夾閉甲狀頸干,即可切開動脈進行內膜切除術。
椎動脈內膜切除可經鎖骨下動脈切開,或經椎動脈-鎖骨下動脈切開兩種方式。
鎖骨下動脈切開法:在椎動脈發(fā)出點附近,沿鎖骨下動脈的長軸切開動脈壁,沖洗干凈其中的血液,圍繞椎動脈的開口,環(huán)行切開鎖骨下動脈的內膜。向椎動脈開口分離內膜的粥樣硬化斑塊,并向椎動脈起始段分離。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切除增厚及硬化的內膜。沖洗干凈動脈腔后,用5-0尼龍線連續(xù)縫合動脈壁??p合到最后數針時,先松開鎖骨下動脈近側段的血管鉗,使血液沖出后立即夾閉,再松開椎動脈的血管鉗沖出可能存在的碎片和血塊后立即夾閉,然后迅速縫完最后幾針??p合完畢后先松開鎖骨下動脈遠側段上的血管鉗,然后依次松開近側段、椎動脈和甲狀頸干上的血管鉗和動脈夾。
椎動脈-鎖骨下動脈切開法:沿椎動脈的長軸切開椎動脈起始段的動脈壁,并延長切口至鎖骨下動脈,切口必須超過椎動脈的狹窄部分。切除椎動脈起始段增厚的內膜,然后縫合動脈壁。由于椎動脈管腔較為狹小,如考慮縫合后管腔依然狹窄,可用一小片靜脈作為補片,縫合于切口上,可以擴大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