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樸消的性味/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樸消為硫酸鹽類芒硝話礦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瀉熱潤燥,清熱消腫,軟堅散結。
【出處】
1.出自《神農本草經》
2.陶弘景:樸硝,今出益州北部,故汶山郡西川、蠶陵二縣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雜黑斑,俗人擇取白軟者以當消石。
3.《開寶本草》:今出益州,彼人來之,以水淋取汁,煎煉而成樸消也。亦名消石樸者,消即本體之名,石乃堅白之號,樸者即未化之義也。以其芒消、英消皆從此出,故為消石樸也。其英消即今俗間謂之馬牙消者是也。
4.《綱目》:樸消,此物見水即消,又能消化諸物,故謂之
【別名】樸消石、消石樸、海末、樸硝、皮消、鹽消、水消、海皮消、毛消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硫酸鹽類芒硝話礦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
【原形態(tài)】晶體結構屬斜晶系。晶體呈短柱狀或針狀,有時為板條狀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狀。集合體通常為致密或疏松的塊體,或呈皮殼、被膜或鹽華。無色透明,多為白色及帶淺黃、灰白或綠、藍等色調,含有機質者發(fā)黑。條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鮮斷面玻璃光澤,風化面無光澤;致密集合體表面不平呈蠟狀、油脂狀光澤。一組解理完全。斷口貝殼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硬度1.5-2.性脆,易碎為粉末狀。純者溶于水。在干、熱條件下風化失水轉化為白色粉末狀無水芒硝。強燒之火焰為黃色鈉鹽,經常含共存礦物組分;主要為鈣、鎂、鉀的硫、硝酸鹽及鹵化物(如石膏、鈣芒硝、瀉利鹽、石鹽、鈉硝石)以及粘土礦物等。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產于海邊堿土地區(qū)、礦泉、鹽場附近較潮濕的山洞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內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陜西、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小塊片粒狀,灰白色或灰黃色,略透明,在陽光下可見多量灰屑等雜質。易結塊、潮解。質脆,易碎裂。氣無,味苦咸。
【藥理作用】瀉下作用:芒硝中的硫酸根離子,在腸內不吸收,保持高滲溶液而使水分潴留于腸管,引起腸管反射性蠕動,產生瀉下。
【鑒別】(1)取本品水溶液,加醋酸氧鈾鋅試液,即發(fā)生黃色沉淀。(檢查鈉鹽)(2)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后,蘸取本品粉末,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即顯鮮黃色。(檢查鈉鹽)(3)取本品水溶液,加殷化鋇試液,即發(fā)生白色沉淀;沉淀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檢查硫酸鹽)
【炮制】收集天然產芒硝,加熱水溶解,過濾,濾液冷卻,取初次析出的結晶;現(xiàn)多用天然硫酸鈉,加熱水溶解后過濾,濾液放冷后析出的結晶作樸消用。
【性味】辛;苦咸;寒
【歸經】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瀉熱潤燥;清熱消腫;軟堅散結。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目赤腫痛;喉痹;癰腫;乳腫;痔瘡腫痛;停痰積聚;婦人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溶入湯劑,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點眼。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