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對機體的影響是主管護師考試中的重要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總結如下:
疼痛對人體會產生多方面不良影響,特別是術后疼痛是術后并發(fā)癥和死亡率增高的相關因素之一。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 疼痛會使機體的交感神經興奮,血中兒茶酚胺和血管緊張素Ⅱ的水平升高,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皮質醇增加,同時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使得全身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從而導致疼痛病人的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和心律失常。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疼痛使骨骼肌活動增加,肺順應性降低,通氣功能下降,病人出現缺氧、二氧化碳蓄積、肺不張等。
3.對內分泌系統(tǒng)的影響 疼痛會引起多種激素的釋放,產生相應的病理生理改變。腎上腺素、皮質醇、血糖素升高促使血糖增高,蛋白質、脂質代謝增強,易使病人發(fā)生負氮平衡、醛固酮、皮質醇、血管升壓素升高使得機體水鈉潴留,增加心血管系統(tǒng)負擔,不利于機體康復。
4.對免疫系統(tǒng)和凝血機制的影響 疼痛相關的應激反應可致淋巴細胞減少,網狀內皮系統(tǒng)處于抑制,使機體抵抗力降低;還可使血小板黏滯增強,功能降低,使機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導致血栓形成。另外,疼痛引起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改變,也會引起免疫機制改變。
5.對胃腸道及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 疼痛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可反射性地抑制胃腸道功能,降低平滑肌張力,使病人出現腹脹、惡心、尿潴留等。
6.對情緒及行為的影響 病人會因疼痛而感到無助和焦慮,表現出退縮、抑郁、憤怒、注意力分散和失眠等,出現痛苦的表情、呻吟、甚至尖叫,常常會因擔心疼痛而不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