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護士資格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護理理論 > 基礎護理 > 正文

野外常見的傷病的防治

2014-04-28 11:42 醫(yī)學教育網
|

野外常見的傷病的防治

昆蟲叮咬的防治:

在野外為了防止昆蟲的叮咬,人員應穿長袖衣和褲,扎緊袖口、領口,皮膚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藥。不要在潮濕的樹蔭和草地上坐臥。宿營時,燒點艾葉、青蒿、柏樹葉、野菊花等驅趕昆蟲。被昆蟲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鹽水、小蘇打水、氧化鋅軟膏涂抹患處卡癢消毒。

螞蟥是危害很大的蟲類。遇到螞蟥叮咬時,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盤處,或用燃燒著的香煙燙,讓其自行脫落,然后壓迫傷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傷口以防感染。部隊行進中,應經常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時間約為4~8小時。此外,將大蒜汁涂抹于鞋襪和褲腳,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也能起到驅避螞蟥的作用。

昏劂:

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傷、疲勞過度、饑餓過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為臉色突然蒼白,脈搏微弱而緩慢,失去知覺。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一般過一會兒便會蘇醒。醒來后,應喝些熱水,并注意休息。

中毒:

其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瀉、胃疼、心臟衰弱等。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觸咽部引起嘔吐,然后吃蓖麻油等瀉藥清腸,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藥及其他鎮(zhèn)靜藥,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為保證心臟正常跳動,應喝些糖水、濃茶,暖暖腳,立即送醫(yī)院救治。

中暑

其癥狀是突然頭暈、惡心、昏迷、無汗或濕冷,瞳孔放大,發(fā)高燒。發(fā)病前,常感口喝頭暈,渾身無力,眼前陣陣發(fā)黑。此時,慶立即在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褲帶,使全身放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藥。發(fā)燒時,可用涼水澆頭,或冷敷散熱。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蘇醒。

凍傷:

如發(fā)現皮膚有發(fā)紅、發(fā)白、發(fā)涼、發(fā)硬等現象,應用手或干燥的絨步磨擦傷處,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凍傷,輕度凍傷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見效。如生身體凍僵的情況,不要立即將傷者抬進溫暖的室內,應先磨擦肢體,做人工呼吸,待傷者恢復知覺后,再到較溫暖的地方搶救。

蜇傷:

被蝎子、蜈蚣、黃蜂等毒蟲,傷口紅腫、疼癢,并伴有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要先擠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煙油、醋等涂擦傷口,或用馬齒莧搗碎,汁沖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蝸牛洗凈搗凈后搗碎涂在傷口上。此外,蒜汁對蜈蚣咬傷傷有療效。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