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一、掌握:
1、抗原提呈細胞的概念、種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B細胞及靶細胞)。
2、MHCI和MHCII類抗原提呈途徑和過程。
抗原提呈細胞(APC)能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提呈給T淋巴細胞的一類免疫細胞,在機體免疫應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也稱輔佐細胞。
專職APC:能組成性表達MHC-II類分子和T細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抗原遞呈能力強。包括巨噬細胞(Mφ)、樹突狀細胞(dendriticcell,DC)和B細胞等。
非專職APC:誘導性表達MHC-II類分子,抗原遞呈能力弱。
包括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等。
抗原提呈(antigenpresentation):抗原提呈細胞將抗原加工處理、降解為抗原肽片段并與胞內MHC分子結合為抗原肽-MHC分子復合物,而轉移至細胞表面,并與T細胞表面的TCR結合,從而被提呈給T淋巴細胞的全過程。
二、抗原的加工處理
1、MHCI類途徑(胞質溶膠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完整的內源性抗原(如病毒)必須首先在胞漿中在蛋白酶體作用下降解為多肽(抗原肽)后,轉移至內質網腔內與新組裝的MHC-I類分子結合MHC-I類分子,2m和抗原肽的組裝完成后形成MHC-I類分子復合物,經高爾基體轉運至膜表面提呈給CD8+T細胞識別。
2、MHCII類途徑(溶酶體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外源性抗原(如細菌)與抗原提呈細胞結合,被內吞運送到胞漿內的內體(一種膜性細胞器)中,被蛋白酶水解為多肽片段,并隨內體轉運至溶酶體,蛋白抗原經加工處理后降解為多肽(多數含10~30個氨基酸殘基的短肽)。同時在內質網中新合成的MHC-II類分子是與一種稱為恒定鏈的輔助分子連接在一起形成九聚體【(αβIi)3】。而MHC-II類分子在與抗原肽結合前由內質網轉移至內質體腔,形成富含MHC-II類分子的MⅡC,在腔內Ii被降解,但在MHC-II類分子的抗原肽結合溝槽內留有一小片段,即II類分子相關的恒定鏈多肽(CLIP),再由HLA-DM分子輔助,使CLIP與抗原結合溝槽解離,MHC-II類分子才能與抗原多肽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抗原肽-MHC-II類分子復合物,然后轉運至細胞膜。
Ii的主要功能:①促進MHC-II類分子二聚體的形成,包括組裝與折疊;②促進MHC-II類分子二聚體在細胞內的轉運,尤其是從內質網向高爾基體的轉運;③阻止MHC-II類分子在內質網與某些內源性多肽結合。3、脂類抗原的CD1分子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三、抗原提呈的胞質溶膠途徑與溶酶體途徑比較
特點 | 胞質溶膠途徑 | 溶酶體途徑 |
遞呈抗原肽的MHC分子 | I類分子 | II類分子 |
應答的T細胞 | CD8+T細胞 | CD4+T細胞 |
抗原來源 | 內源性 | 外源性 |
抗原肽產生部位 | 胞質蛋白酶體 | 內體、溶酶體 |
MHC荷肽部位 | 內質網腔 | MIIC或CIIV |
伴隨蛋白 | 鈣聯(lián)素、TAP、tapasin | Ii鏈、鈣聯(lián)素 |
遞呈細胞 | 所有有核細胞 | 專職APC |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