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文化 > 正文

赤小豆煎湯代水,尤善利水消腫

2013-11-15 08:56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赤小豆屬谷類,各家謂其有行水、通乳、排膿、止痢之效,莫不與補元氣、健脾胃,和五臟、安心神有關。本品雖非補藥,但瀉中有補,如概以瀉藥視之,未免失之公允。用本品利水消腫,可用至30~45克,煎湯代水。此外,本品味甘入脾,色赤人心,有受氣取汁變化而赤之義。小兒恙后氣血虛弱,亦可以本品加姜、棗煎湯飲之。

例:許某,男,6歲。由表邪襲腠,肺失宣和,氣化功能受戕所致。表解后又因脾腎受病,不能化氣行水,以致腹脹,小便不利,全身浮腫,面色咣白,脘滿不納,舌苔白膩,脈濡。理宜健脾運濕,溫陽利水。

處方:茯苓9克,米泔水炒蒼術6克,豬苓6克,炒澤瀉9克,陳皮4.5克,炒薏苡仁9克,桂枝4.5克,明附子6克,赤小豆30克(煎湯代水)。2劑。

二診:藥后小便暢行,身有微汗,腫消大半,苔膩漸化。略飲食,但納而不香。原方去桂枝、附子、蒼術,加土炒白術9,砂仁米2.4克(杵,后入),大腹皮6克。3劑。

三診:水腫全消,飲食有增,二便如常。惟面白少華,精神欠佳,顯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囑以赤小豆30克,小紅棗8枚,薄姜l片,加糖少許,調補。半個月后,已見面頰紅潤,神氣盎然矣。

赤小豆用量較大,古以升計。如諸藥同煎,多加湯水,則小兒不易服下;湯水少又難于煎透,勢必影響療效。此外,對生石膏、伏龍肝、百合、薏苡仁、山藥等用量較大者,亦可運用此法。醫(y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xiàn)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