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學術動態(tài) > 正文

沙利度胺維持治療無益于延長惡性間皮瘤患者生存期

2013-05-02 19:18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在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中,即使采用標準化療方案,這些患者的生存期也不長。惡性胸膜間皮瘤的生長高度依賴于血管數量和血清血管生長因子濃度。而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因此,來自阿姆斯特丹荷蘭腫瘤中心的Wieneke A Buikhuisen等假設在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維持期的治療中采用沙利度胺進行治療可以改善他們的臨床預后,為了驗證上述假設,他們設計了相關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發(fā)表在Lancet Oncol 4月最新的在線期刊上。

本研究為開放式標簽、多中心、3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納入受試者的標準為:既往確診為惡性胸膜間皮瘤或腹膜間皮瘤、至少接受過4個療程的一線化療,治療方案里包含培美曲塞,可包含或不含順鉑或卡鉑,并且經上述方案治療后患者病情未出現進一步進展。符合上述納入標準的受試者被按照1:1的比例隨機分為2組,并根據受試者既往所接受的一線化療方案、組織學亞型和所接受治療的醫(yī)院對其進行分層。這些受試者或接受每日200mg沙利度胺治療(包括2周時間每日服用100mg)聯合積極支持治療,或僅接受積極支持治療直至病情出現進展。受試者必須在一線化療結束后10周內開始沙利度胺治療。沙利度胺的治療期限最長為1年,或直至出現受試者所不能耐受的毒性反應。本研究的主要終點是至疾病進展所經過的時間。研究者采用意向治療分析法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本研究已經進行臨床注冊,注冊號為ISRCTN13632914.

在2004年5月11日至2009年12月23日期間,研究者共納入了222名受試者,兩組各納入了111名受試者,在積極支持治療組中有一名受試者之后退出了研究,他的相關數據排除在最后的分析之外。在進行最后分析時,對這些受試者的中位隨訪時間為33.1月(IQR 22.3-66.8),由臨床醫(yī)生所報道的出現疾病進展的受試者人數在沙利度胺組為104人,在積極支持治療組為107人,死亡的患者數在沙利度胺組為92人,在積極支持治療組為93人。至病情出現進展的中位時間在沙利度胺組為3.6月(95%可信區(qū)間3.2-4.1),在積極支持治療組為3.5月(95%可信區(qū)間為2.3-4.8),兩組差異不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沙利度胺組中,研究者觀察到43人(39%)發(fā)生3級或4級副反應事件,而在積極支持治療組為31人(28%)。在沙利度胺組有2人(2%)發(fā)生感覺神經事件,而在積極支持治療組則未發(fā)生,沙利度胺組有2人(2%)發(fā)生心臟事件,在積極支持治療組為3人(3%);至于血栓栓塞事件在沙利度胺組有3人(3%),在積極支持治療組則未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提示,在一線化療后應用沙利度胺進行維持治療并不能延長惡性間皮瘤患者至疾病進展時間。因此,我們需要應用不同的治療策略來改善惡性間皮瘤患者的預后。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