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微表情相關研究

2012-12-07 19:5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微表情訓練工具(METT)

微表情研究的早期階段, 研究者們都在關注構(gòu)造有效測量微表情識別能力的工具。2002 年, 微表情識別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Ekman 研制出第一個微表情訓練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該工具包含前測(pretest)、訓練(training)、練習(practice)、復習(review)與后測(posttest)5 個部分。其前測程序和JACBART 相同, 測量未受訓練情況下人的微表情識別能力。其訓練、練習與復習三個部分構(gòu)成METT 的訓程序, 在訓練部分, Ekman 用視頻方式講授識別微表情的要點; 在練習部分, 被試練習使用在訓練部分學習到的技巧對微表情進行識別; 在復習部分, 被試進一步鞏固學習到的技巧。后測程序也與JACBART 相同, 但使用了與前測不同的數(shù)據(jù)集, 以測量被試接受訓練后的微表情識別能力。前測成績和后測成績的差異, 反映了被試微表情識別能力的變化。 METT提供訓練程序能在 1.5 小時的時間內(nèi)提高人識別微表情的能力, 后測的成績能較前測平均提高30%~40% 。由于人往往難以覺察到微表情的存在, 所以微表情識別的研究都可能會出現(xiàn)地板效應。而METT 能提高人對微表情的識別能力, 從而有效地避免研究中的地板效應, 使各種微表情識別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但是, METT 的訓練效果的維持時間長短目前還不得而知。

瞬間互動研究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William Condon率先進行了針對瞬間互動的研究。在他著名的研究項目中,他逐幀地仔細觀察了一段4秒半的影片片段,每幀是1/25秒。在對這段影片片段研究一年半之后,他已經(jīng)可以明辨一些互動時的小動作,比如當丈夫把手伸過來的瞬間,妻子會以一種微弱的節(jié)奏移動她的肩膀。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通過對情侶錄像來分析兩人間的互動。通過研究這些微動作,Gottman可以預言哪些情侶會繼續(xù)戀情,而哪些將會分手。

測量表情研究

和父母或孩子說話時,大家都知道皺眉表示傷心或不滿。但皺眉是后天習得的行為么?學者微表情Paul Ekman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為了得到答案,Ekman決定走訪世界各地,研究各種文化背景下的人。通過研究國外城市、偏遠島嶼和與世隔絕的叢林的人。

Ekman和研究伙伴W V Friesen作了更深入的研究,(通過觀察和生物反饋)他們描繪出了不同的臉部肌肉動作和不同表情的對應關系。Ekman把其歸結(jié)為一個體系,稱之為“面部行為代碼系統(tǒng)”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FACS)。

“測量表情”可不容易。比方說,“面部行為代碼系統(tǒng)(FACS)”不能識別情緒,只是確認做某個表情時肌肉的動作。測量方法是使用“動作單元(Action UnitsAU)”,每一個AU對應一個特定的動作,比如皺眉是AU 4,揚眉是AU 1。AU里不包括 “嗤笑”或“似笑非笑”這種表述性的語言,因為這會影響對特定表情的理解。它還能識別某個表情是自愿的還是被迫的,是自然的還是故意的。表情的強度也很重要。笑的強度(定義為AU 12)可分為6種,依據(jù)是嘴角翹起的角度。同理可以衡量眼睛的收縮(AU 6)。測量的時間長短則需要考慮笑容展開到最大程度的時長、其維持時間、面部恢復到常態(tài)的時間。笑的同時是否還有別的表情發(fā)生?它們與笑有關還是無關?笑容是對稱的么?如果不是對稱的,各半邊臉部笑的程度是多少?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