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藥材 > 正文

羅氏鹽膚木形態(tài)特征

2012-11-07 19:52 醫(yī)學教育網
|

植株內含有透明汁液,幼枝、葉柄及花序均披有柔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對生無柄,長10至15公分呈卵披針形,具有鈍鋸齒,葉背布滿灰褐色柔毛;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花小型,黃白色;果實呈扁球形,成熟時為橙紅色,具有咸味,在以前是原住民食鹽的代用品,也是野生動物與鳥類的食物。冬季葉會轉紅,為不錯的觀賞植物。

羅氏鹽膚木的木材灰白色,質地輕軟而有光澤,主要是拿來當薪炭使用。核果含有咸味,原住民拿來當作鹽的代用品。

羅氏鹽膚木俗稱「埔鹽仔」,是森林火災或墾植破壤後首先出現的樹種之一,在低海拔開闊地也相當常見。彰化縣埔鹽鄉(xiāng)之得名,乃來自于早期移民看到當地長滿此種植物而加以命名。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