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邦迪,Bondi,Sir Hermann (1919~2005),奧地利-英國數學家。
邦迪1919年11月1日生于維也納,在納粹德國占領奧地利之后,邦迪遭到迫害,被迫遷居大不列顛,以后他就留在那里。1944年獲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文學碩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英國海軍部工作(1942~1945),1945~1954年在劍橋大學,1954年后在倫敦國王學院教數學。1955年他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73年他被授予爵位,獲巴思勛章。
他把自己的學術生涯同獻身于公眾事業(yè)結合起來,是歐洲空間研究組織的主任(1967~1971),英國國防部的首席顧問(1971~1977),能源部門的主要科學家(1977~1980)和自然環(huán)境研究委員會的主席(1980年以后)。
1948年,邦迪和霍伊爾、戈爾德一起提出穩(wěn)恒態(tài)宇宙學。他們的觀點是:在相對論中時空是統(tǒng)一的,既然宇宙學原理認為所有的空間位置都是等價的,那么所有的時刻也應該是等價的。也就是說,天體(物質)的大尺度分布不但在空間上是均勻的和各向同性的,而且在時間上也應該是不變的。也就是在任何時代,任何位置上觀察者看到的宇宙圖像在大尺度上都是一樣的。
邦迪在廣義相對論方面也做了重要的工作。
《宇宙學》(1951),《大宇宙》(1960),《相對論與常識》(1964),《物理理論中的假設與神話》(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