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1、為了防治全脊麻,須備好氣管插管裝置,給氧設備及其他急救用品。
2、嚴格消毒。
3、穿刺體位有側臥位及坐位兩種,臨床上主要采用側臥位。穿刺點應根據(jù)手術部位選定,一般取支配手術范圍中央的相應棘突間隙。通常上肢穿刺點在胸3~4棘突間隙,上腹部手術在胸8~10棘突間隙,中腹部手術在胸9~11棘突間隙,下腹部手術在胸12至腰2棘突間隙,下肢手術在腰3~4棘突間隙,會陰部手術在腰4~5間隙,也可用骶管麻醉。確定棘突間隙,一般參考體表解剖標志。如頸部明顯突出的棘突,為頸下棘突;兩側肩胛崗聯(lián)線交于胸3棘突;兩側肩胛下角聯(lián)線交于胸7棘突;兩側髂嵴最高點聯(lián)線交于腰4棘突或腰3~4棘突間隙。
4、硬膜外間隙穿刺術有直入法和旁入法兩種。頸椎、胸椎上段及腰椎的棘突相互平行,多主張用直入法;胸椎的中下段棘突呈疊瓦狀,間隙狹窄,穿刺困難時可用旁入法。老年人棘上韌帶鈣化、脊柱彎曲受限制者,一般宜用旁入法。
5、負壓實驗可用懸滴法,不推薦使用注射空氣判斷是否進入硬膜外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