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藥材 > 正文

生草烏藥材鑒別

2012-09-20 17:15 醫(yī)學教育網
|

  性狀鑒別

  1.北烏頭

  母根呈不規(guī)則圓錐形,略彎區(qū),形如烏鴉頭,長2~7cm,直徑0.6~1.8cm.頂端常有殘莖或莖痕;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皺縮有縱皺紋,有時具突起的支根;子根附生于其上,表面光滑而形較小。質堅硬,難折斷,切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性,可見多角形的形成層環(huán)紋。氣微,味辛辣麻舌(有毒,嘗時需注意)。以個大、質堅實、斷面色灰白者為佳。

  2.烏頭

  母根呈紡錘形至倒卵形,長2~5cm,直經1~2.5cm.表面灰褐色,有棕皺紋及突起的須根痕,上面有殘留莖基。子根亦為紡錘形,表面較光滑,稍有細棕皺紋,上部一側有與母根脫離后的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斷面灰白色,形成層成環(huán)。

  顯微鑒別

  1.北烏頭

  子根(直徑1.5cm)的橫切面:后生皮層為棕黃色栓化細胞,皮層中有石細胞,單個散在或2~5個成群,類長方形或長圓形。內皮層明顯。韌皮部寬廣,篩管群隨處可見,形成層環(huán)常呈不規(guī)則多角形或類圓形。木質部束中的導管1~4列或數個相聚,位于形成層內側。母根的形成層外側有韌皮纖維群。髓部較大,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

  2.烏頭

  與上種相似,但皮層中石細胞稀少,類長方形。

  理化鑒別

  薄層層析樣品制備:烏頭粉末2g,加10%碳酸鈉濕潤均勻,加苯冷浸過夜,濾取苯液并用2%鹽酸提出苯中的生物堿;于酸水中加濃氨水則生物堿沉淀,用乙醚提取得總生物堿,點樣。吸附劑:用堿性氧化鋁(pH9.5;上海五四農場化學試劑廠出品,過200目篩)加石膏及水(6:1:8),鋪成薄板,120~140℃活化1小時。展開劑:乙醚-石油醚(10:1),展距16cm.顯色劑:用碘蒸氣熏,斑點均顯棕色。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