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老師能給我講解一下,磺脲類降糖藥物與雙胍類降糖藥物的區(qū)別
【回答】學員houlijie0813,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磺脲類(SU)主要降糖作用機制為: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但不能刺激β細胞合成胰島素;減少肝臟對胰島素的清除,增加周圍胰島素的濃度;改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受體數量和胰島素與其受體的結合;增加肌肉細胞內葡萄糖的轉運和糖原合成酶的合性,減少肝糖的產生,這些作用均有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和降低空腹高血糖。
雙胍類降糖藥為肥胖伴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其作用機理為:增強外周組織(骨骼肌和脂肪組織)糖的無氧酵解和糖的利用;抑制腸道葡萄糖吸收,有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降低肝糖的異生和輸出,有利于控制空腹血糖;改善周圍組織胰島素與其受體的結合和受體后作用,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還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及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增生和降低血小板聚集。
雙胍類降糖藥有苯乙雙胍(降糖靈)和二甲雙胍等制劑,前者因副作用多,易引起乳酸酸中毒,故臨床現(xiàn)已較少使用;后者副作用少,只能降低升高的血糖,而對正常范圍的血糖無影響,故臨床應用安全可靠,與磺脲類降糖藥合用可增強降糖效果而不增加藥物副作用。由于二甲雙胍吸收快,半衰期短,很少在肝臟代謝,幾乎全部經腎排出,故腎功能有損害的患者應禁用;另外,二甲雙胍不刺激胰島素分泌,所以胰島素缺乏者單用二甲雙胍無效。
臨床上,雙胍類降糖藥主要應用為:2型糖尿病單用飲食治療效果不滿意者;2型糖尿病單用磺脲類藥物效果不好,可加雙胍類藥物;1型糖尿病用胰島素治療病情不穩(wěn)定,用雙胍類藥物可減少胰島素劑量,使病情穩(wěn)定;2型糖尿病繼發(fā)性失效改用胰島素治療時,可加用雙胍類藥物,能減少胰島素用量。當肝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貧血、缺氧狀態(tài)合并腫瘤、手術及酮癥酸中毒、重癥感染及應激狀態(tài)下應禁用雙胍類。
祝您學習愉快!
★問題所屬科目: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