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克山病,亦稱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fā)現(xiàn),因而命名克山病。主要病變是心肌實質(zhì)變性,壞死和纖維化交織在一起,心臟擴張,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見,光鏡下可見心肌變性壞死。電鏡下可見線粒體腫脹,嵴分離和斷裂。
1、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 主要均與擴張型心肌病類似,為非特異性改變。
?。?)X化驗檢查 急性克山病患者血清AST、CK及LDH活性增高。慢性患者AST/AL1,說明前者為肝淤血所致,后者以心肌損傷為主。急性患者可有白細胞增多及血沉加快。
2、診斷和鑒別診斷
根據(jù)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即地區(qū)、時間、人群發(fā)病特點,結合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奔馬律等體征和心功能不全程度,以及X線、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和心血管造影等,可診斷各型克山病,并可與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心包疾病和擴張型心肌病等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