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別:中藥學類
二、課程性質:專業(yè)課
三、課程名稱:中藥治療學
四、教學目的
中藥治療學是將中藥學、中醫(yī)學和臨床中藥藥理學有機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中藥治療學分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傉摻榻B中藥治療學的基本概念、中藥治療方法與原則、中藥藥效及安全性評價、中藥不良反應與藥源性疾病產生的影響因素,概述特殊人群的用藥、藥物流行病學、藥物經濟學等基本內容。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各論從疾病、證候、癥狀入手,針對疾病的發(fā)病、主要癥狀、診斷要點做了簡明扼要的敘述。著重對中藥的選用和評價、中藥治療用藥特點,以及不同人群的個體化用藥方案。教學的目的是使執(zhí)業(yè)藥師有機地融合中醫(yī)臨床基本理論、合理用藥的基本原則,更深刻地認識中藥治療的關鍵是從病證狀態(tài)出發(fā),從病人出發(fā),制訂和實施合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選好藥、用好藥,以達到符合WHO提出的用藥的四大原則(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為最終的宗旨。
五、課程重點內容
?。ㄒ唬┗纠碚撆c基礎知識
1.中藥治療學的概念、任務及發(fā)展概況,藥動學在中藥治療中的意義。
2.辯證與個性化給藥依據與原則。
3.中藥治療原則、基本方法及特殊人群用藥特點。
4.特殊人群用藥特點及中藥使用原則(圍產期婦女、老年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等)。
5.中藥上市后療效與安全性再評價標準、原則、要點。
6.藥物經濟學與藥物流行病學的基本理念。
7.藥物首次劑量的選擇及中藥體內代謝、效應動力學特點。
?。ǘ┗炯寄?
1.各系統(tǒng)常見疾病中藥用藥規(guī)律、給藥原則及用藥方案建立。
2.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經類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的中藥治療及中西藥合用中的注意事項。
3.中藥治療效果檢測與給藥方案評價。
4.中藥合理用藥基本要素。
六、專題研討
?。ㄒ唬┲兴幹委煂W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
?。ǘ┲兴幹委煂W與中藥合理應用。
(三)中藥體內代謝動力學與中藥療效。
(四)中藥藥效與經濟、安全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