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二尖瓣狹窄的病理生理是什么? ”的問題,相信很多 的考生都在關注,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內容:
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開放時其瓣口面積約為4——6cm2,瓣口長徑為3——3.5cm。當瓣口面積<2.5cm2或瓣口長徑<1.2cm時,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臨床上根據瓣口面積縮小和長徑縮短的程度不同,將二尖瓣狹窄分為輕度(2.5——1.5cm2;>1.2cm)、中度(1.5——1.0cm2;1.2——0.8cm)和重度(1.0——0.6cm2;<0.8cm)狹窄。根據狹窄程度所出現相應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將二尖瓣狹窄自然病程分為3期:
(1)左心房代償期
輕、中度二尖瓣狹窄由于舒張期左心房回流至左心室血流受阻,左心房發(fā)生代償性擴大及肥厚以增強收縮力,使舒張晚期心房主動排血量增加,延緩左心房平均壓升高。
(2)左心房衰竭期
隨著二尖瓣狹窄病變加重,左心房代償性擴大、肥厚和收縮力增強難以克服瓣口狹窄所致的血流動力學障礙,則左心房壓逐漸升高,繼之影響肺靜脈回流,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相繼升高,管徑擴大,管腔淤血。一方面,可引起肺順應性下降,呼吸功能發(fā)生障礙和低氧血癥;另一方面,當肺毛細血管壓明顯升高時,血漿甚至血細胞滲出毛細血管外,當淋巴引流不及時,血漿和血細胞滲入肺泡內,可引起急性肺水腫,出現急性左心房衰竭的征象。
(3)右心受累期
長期肺淤血使肺順應性下降,可反射性引起肺小動脈痙攣、收縮,導致肺動脈高壓。長期肺動脈高壓可進一步引起肺小動脈內膜和中層增厚,血管腔進一步狹窄,加重肺動脈高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肺動脈高壓必然增加右心室后負荷,使右心室壁增厚和右心腔擴大,最終引起右心衰竭。此時,肺淤血和左心房衰竭癥狀反而減輕。
以上關于“二尖瓣狹窄的病理生理是什么? ”的知識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更多醫(yī)考新聞政策、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內科學職稱欄目。最后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