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現存的大量化學武器銷毀需要10~15年的時間,化學工業(yè)的突發(fā)事故和化學毒劑的恐怖事件屢有發(fā)生。因此,化學毒劑的洗消仍然是一項迫切、艱巨而又復雜的任務。現概述物品和人員的化學洗消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
目前,有3種化學機制被用于毒劑洗消:水或肥皂水沖洗、氧化作用和酸堿水解。芥子氣(HD)和持久性神經毒劑VX都含有硫原子,容易被氧化。VX和其它神經性毒劑(GA、GB、GD和GF)都含有磷基能被水解。因此,HD和VX的消毒一般采用氧化,VX和G類毒劑一般采用水解。漂白粉或三合二能與純的和膠粘神經性毒劑及芥子氣強烈反應。次氯酸鈣能使G類毒劑解毒,并能在低的pH下與VX較快地發(fā)生反應。G類毒劑可被堿(如氫氧化鈉等)快速消毒。在沒有次氯酸鹽溶液或其它適當的洗消劑的情況下,完全有理由選用水或肥皂水沖洗,這種方法不僅可利用機械力量消除毒劑,而且還可以產生較慢的水解作用,而使毒劑消毒,尤其是使用堿性肥皂水。
基于上述機制,世界各國對于地面和大型兵器表面的洗消都裝備了次氯酸鈣和三合二,美軍及北約裝備了DS2堿醇消毒液、DANC消毒液、STB消毒劑、漂白粉等,德國等許多國家還裝備了次氯酸鈣乳液和微乳液等消毒劑。在人員洗消方面,90年代美軍裝備了M291樹脂盒,M219樹脂盒已經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試驗并證明具有很高的皮膚消毒效果,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野戰(zhàn)使用消毒劑。對于傷員洗消一般采用0.5%的次氯酸鹽溶液等。
現裝備的消毒劑都有較好消毒效果。但是這些消毒劑本身具有毒性、腐蝕性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性,因而促使各國,特別是美、德等國對毒劑洗消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找無腐蝕性消毒劑。隨著研究的進展,將會開創(chuàng)毒劑洗消劑及其裝備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