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化特性:
本藥的化學名為1-乙基6-氟1,4-二氫-7-(4-甲基-哌嗪)-4-氧絡,3-喹啉羧酸。
藥理作用:
藥效學 本藥為合成的喹諾酮類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進而抑制細菌DNA的復制,從而達到殺菌作用。培氟沙星抗菌譜廣,對大多數(shù)需氧菌有殺滅作用,對某些耐藥菌如耐β-內酰胺類、氨基糖甙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的細菌也有殺滅作用;對細胞內的致病菌也有殺滅作用。本藥對耐β-內酰胺類和氨基糖甙類藥物的細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很低。
對本藥敏感的細菌有:
腸桿菌?。捍竽c桿菌、沙門氏桿菌、克雷白氏桿菌、志賀氏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奧克西托克克雷白桿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腸桿菌、檸檬酸桿菌、摩氏摩根菌。其它革蘭氏陰性菌:銅綠假單胞菌、嗜血流感桿菌、不動桿菌屬、彎曲桿菌屬、馬爾他布氏菌、出血敗血性巴斯德菌、腐蝕??暇?、產(chǎn)黃菌屬、陰道加德諾菌、軍團菌屬、霍亂弧菌、副溶血弧菌、腦膜炎奈瑟球菌和淋病奈瑟球菌(包括分泌β-內酰胺酶的菌株)。革蘭氏陽性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能產(chǎn)生β-內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有殺滅作用,對鏈球菌屬的某些菌株、腸球菌包括糞腸球菌、棒狀桿菌、副溶血弧菌和單核細胞李斯特菌也有殺菌作用。
藥動學 服用本藥后60分鐘內達到血漿最大濃度,口服單一劑量后的清除半衰期為7.2-13hr,重復劑量的清除半衰期的平均值為14-15hr;本藥有良好的組織滲透性(能滲到支氣管粘膜、骨、心臟、包括腦脊液在內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臟瓣膜、痰液、尿液、前列腺、膽汁和腹腔液)。本藥在肝臟內代謝,84%的藥理作用由未經(jīng)代謝的培氟沙星產(chǎn)生。
適應癥:
由敏感的革蘭氏陽性菌或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急性發(fā)作、膿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感染、囊性纖維病變和肺炎。
泌尿道感染:急、慢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膀胱炎、附睪炎、多重耐藥菌或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慢性或復發(fā)性尿道感染。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皮膚和軟組織感染:革蘭氏陰性菌如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所致的外科和術后傷口感染,也可用于耐葡萄球菌感染。
手術感染:腹腔炎、腹腔內膿腫、膽管炎、膽囊炎、膽囊膿腫和敏感菌引起的術后感染,也可用于預防手術感染。
骨和關節(jié)感染:由于本藥在骨組織中能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因而可用于治療急、慢性骨髓炎和其它骨感染。
盆腔感染:用于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嚴重盆腔感染。
性傳播疾?。河糜谥委熈芮蚓墚a(chǎn)生β-內酰胺酶的菌株所致的淋病,也可治療杜氏嗜血桿菌引起的軟下疳。
胃腸道感染:治療細菌性腹瀉和細菌性痢疾,對多重耐藥菌所致的傷寒有效。
嚴重的全身感染:用于治療敗血癥、菌血癥、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心內膜炎和腦膜炎。
用法用量:
成人和15歲以上兒童800mg/日,分2次口服。
注意事項:
嚴重肝功能不良者需調整劑量。腎功能不良者不需要調整劑量。
『禁忌』禁用于對哇諾酮類藥物過敏者、15歲以下兒童、孕婦和哺乳婦女。
不良反應:
可出現(xiàn)胃腸道紊亂、肌肉和關節(jié)疼痛、光過敏反應、神經(jīng)功能紊亂(頭痛、失眠)和血小板減少癥。
相互作用:
本藥可升高茶堿的血漿濃度,但該現(xiàn)象并無顯著增加藥物的副作用,但是,對同時接受本藥和茶堿治療的病人,建議要監(jiān)測茶堿的血漿濃度。喹諾酮類藥物包括本藥在內,與含鋁鎂的抗酸劑同時服用,可減少藥物的吸收,因此,服用本藥和含鋁鎂的抗酸劑時,最好間隔2hr,本藥同法華令合用時,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有時需要調整劑量;本藥同西瞇替丁合用,可延長本藥的半衰期,但是,這一點臨床意義不大。
儲藏:
25℃以下避光保存。
劑型規(guī)格:
包衣片 400mg×4片
- · 培洛克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