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頭高直位 胎頭以不屈不仰姿勢銜接于骨盆人口,其矢狀縫與骨盆人口前后徑相一致時,稱為胎頭高直位。胎頭高直位包括:①高直前位指胎頭枕骨向前靠近恥骨聯(lián)合者,又稱枕恥位;②高直后位 指胎頭枕骨向后靠近骶岬者,又稱枕骶位。約占分娩總數(shù)的l.08%。
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 由于臨產(chǎn)后胎頭未俯屈,進入骨盆人口的胎頭徑線增大,胎頭下降受阻,遲遲不銜接,使胎頭不下降或下降緩慢,宮口擴張也緩慢,致使產(chǎn)程延長。高直前位時,胎頭人盆困難,活躍期早期宮口擴張延緩或停滯。高直后位時,胎頭不能通過骨盆人口,胎頭不下降,先露部高浮,活躍期早期延緩或停滯,即使宮口能夠開全,胎頭高浮易發(fā)生滯產(chǎn)、先兆子宮破裂,甚至子宮破裂。
2.腹部檢查 胎頭高直前位時,腹前壁被胎背占據(jù),觸不到胎兒肢體,胎心位置稍高在近腹中線。高直后位時,腹前壁被胎兒肢體占據(jù),有時可能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觸及胎兒下頦。
3.陰道檢查 胎頭矢狀縫在骨盆入口的前后徑上,其偏斜度不應(yīng)超過15。高直前位時后囟在前、前囟在后,反之則為高直后位。因胎頭嵌頓于骨盆入口,宮口很難開全,常停滯在3~5cm。
4.B型超聲檢查 高直后位時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探及眼眶反射;高直前位時可在母腹壁正中探及胎兒脊柱反射。高直前位及高直后位胎頭雙頂徑均與骨盆人口橫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