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是席桌上的常“客”。酒桌上流傳著一句俗話:“臉越紅,越能喝。”真的是這樣嗎?
例:張翰林萬萬沒想到,他年輕的生命會結束在一場同學聚會上。那是他們高中同學的一場聚會,同學久別重逢,高興之余,喝酒是免不了的。翰林有個“毛病”,幾杯酒下肚,通常是滿臉通紅。這次也不例外。平時遇上這種情況,他都會有所節(jié)制,但這次,一來由于心情特別高興,二來誤信“臉越紅,越能喝”的說法,所以,他又喝了一個通場,醉得不省人事。朋友們也都認為,醉酒常事,睡一覺就好,都沒有在意。誰知,翰林卻真的“一醉不醒”。
如果翰林知道喝酒臉紅是中毒的表現(xiàn),如果朋友中有人知道醉得不省人事是中毒的表現(xiàn),如果有人知道醉酒后的急救方法,這個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醉酒,醫(yī)學上又稱酒精性中毒,它主要由于過量飲酒引起?,F(xiàn)代對酒精性中毒做了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主要與遺傳、身體狀況、心理、環(huán)境和社會等諸多因素有關,就每個人而言,差異較大,但是,遺傳常被認為是起關鍵作用的因素。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喝酒會臉紅,有的人卻沒事。
生活中,很多被當作“正常醉酒”的現(xiàn)象,其實這是酒精性中毒的表現(xiàn)。您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出現(xiàn)過這些情況:
吃抗生素后千萬別喝酒
服用抗生素還飲酒的話,無異于自釀苦果,像“先鋒六號”這類頭孢類抗生素,其藥物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即使少量的酒精和這類藥物混合,也可能導致中毒,產生惡心、嘔吐、腹部疼痛、頭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癥狀。
需要特別提醒:對于大部分西藥來說,服藥前后千萬別喝酒,就連果酒和啤酒也不行。
面色發(fā)紅,自覺身心愉快
談話滔滔不絕或寂靜無言
動作逐漸笨拙
身體搖晃失去平衡
步履蹣跚
語無倫次,含糊不清
有惡心、嘔吐、打嗝和噯氣
昏睡
顏面蒼白
皮膚濕冷
呼吸緩慢而有鼾聲
脈速,體溫偏低
緊急!救治及時可防“醉死”
“過飲不節(jié),殺人頃刻”,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醉酒奪命的迅速。醉死是乙醇(酒精)急性中毒的直接結果。因為乙醇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過高,延髓受到抑制,則可能在頃刻之間引起呼吸麻痹,導致死亡。實驗證實,乙醇急性中毒的致死量為250~500克。
目前,雖尚無理想的特效解藥治療酒精中毒,但是,如果能早期識別中毒表現(xiàn),及時采取措施,對癥處理,則可以避免醉死。
一般說來,酒精中毒按程度常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每期的表現(xiàn)不同,處理措施也不盡相同:
輕度:飲者常有興奮的表現(xiàn),大多表現(xiàn)出面色發(fā)紅,自覺身心愉快,說話爽直,毫無顧忌。有時則表現(xiàn)為粗魯無禮,常感情用事,喜怒無常。有的人表現(xiàn)出滔滔不絕地談話,有的則表現(xiàn)很沉默,寂靜無言。
處理:立即停止飲酒。
提醒:飲酒時記住四個“最佳”。
中度:飲者常有共濟失調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出動作逐漸變得笨拙,比如,倒酒不穩(wěn),身體搖晃失去平衡,步履蹣跚,語無倫次,含糊不清。
處理:此期除了不能再飲酒外,還要立即讓其離席休息,囑其多飲白開水,讓乙醇盡快從尿中排出,以減輕中毒癥狀。
重度:飲者常處于昏睡期,表現(xiàn)出顏面蒼白,皮膚濕冷,口唇發(fā)紫,呼吸緩慢而有鼾聲,脈速,體溫偏低。此外,還可有惡心、嘔吐、打嗝和噯氣等癥狀。
處理:立即送醫(yī)院搶救,入院前(或途中)要有專人照顧,注意不要讓嘔吐物誤入氣管引起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