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盲袢綜合征是指結腸梗阻性病變不能切除,回腸與結腸行捷徑吻合時,由于逆蠕動吻合,使腸內容物有一部分進入曠置的腸管內,致使曠置腸管擴張等所引起一系列癥狀。
【發(fā)病機理】
結腸的腫瘤及炎癥等引起腸腔狹窄,病變組織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能切除,為解決結腸梗阻問題,只能行回腸與結腸的捷徑吻合,以解決不同程度腸梗阻。在吻合時,在回橫結腸袢式吻合或回乙狀結腸雙端側吻合時,回腸不扭轉與交叉,直接與結腸吻合,造成逆蠕動吻合。即近端回腸內容物一部分先進入曠置的結腸內,然后再進入遠端結腸。如不全梗阻,一部分通過狹窄部分進入曠置的近端結腸,引起一系列病理改變。
【病理改變】
盲袢綜合征的患者,因近端回腸內容物一部分進入曠置的遠端結腸,使這段結腸產(chǎn)生蠕動,將大部分內容物送入遠端結腸;還有一部分通過狹窄部位進入臨置的近端結腸,這部分內容物,有兩個途徑排出,一是順蠕動通過狹窄再次排入遠端結腸;二是通過逆蠕動從曠置的遠端回腸進入遠端結腸。
以上回腸內容物的運行過程使曠置的腸管受到反復刺激及內容物的積存,導致曠置結腸擴張,尤其是狹窄近端。時間稍長則結腸壁增厚,形成腫塊,在蠕動通過狹窄部位時,或蠕動時產(chǎn)生腹痛,嚴重時引起惡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捷徑吻合的用意在于使病變病位休息,或對腫瘤刺激減少而生長緩慢,或炎癥等病變促其早期消除炎癥。如吻合呈逆蠕動方向,則腫瘤生長加速,炎癥愈合緩慢。
臨床表現(xiàn)
1.腹痛伴有惡心、嘔吐,自手術后腸蠕動恢復后就可產(chǎn)生癥狀,疼痛可為腹部脹痛、隱痛,嚴重者可有絞痛。
2.腹脹在原腸梗阻病變的近端相應的腹部膨脹不適,也可出現(xiàn)腸鳴。
3.體征主要為原腸梗阻病變部位的體征,如腫物、壓痛。其次是腸梗阻病變近端可有腸擴張的腸型及蠕動波,并可觸及臘腸樣腫物及擴張腸管。
檢查檢驗
1.X線檢查腹部平片,可見擴張的腸管(梗阻病變近端腸管)。小腸造影:顯示鋇劑從吻合口逆行進入曠置的腸管,并且有一部分通過狹窄部位逆行進入曠置的近端腸管,然后再由順蠕動將鋇劑推入吻合口遠端,或逆蠕動到吻合部位。
2.B型超聲可探及原結腸病變部位及其近端擴張的腸管。
診斷鑒別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粘連性腸梗阻有回結腸吻合手術病史,出現(xiàn)腹痛、腹脹、嘔吐及停止排氣、排便的表現(xiàn),腹部平片有小腸液氣平面可資鑒別。
2.吻合口狹窄如有回腸近端與大腸吻合口狹窄則出現(xiàn)腹痛、腹脹等不同程度的腸梗阻的癥狀。但腹部平片無曠置腸管、無擴張,小腸造影提示鋇劑通過吻合口困難,區(qū)別不難。
治療
一.一般治療
1.禁食3~5日,觀察病情變化。
2.輸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3.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二.手術治療經(jīng)保守治療無效,改回結腸吻合的逆蠕動為順蠕動。腸袢式吻合,可拆除后掉轉方向縫合。如雙端吻合,將近端回腸與結腸吻合口拆除,封閉結腸吻合口,在遠端回腸與結腸吻合的遠端5cm左右的結腸上行回結腸吻合。
【預后】
因手術錯誤造成腹痛、腹脹,影響進食,尤其結腸癌癥患者,可很快出現(xiàn)衰竭死亡。
【預防】
回結腸捷徑吻合時,一定要順蠕動,與大腸蠕動方向一致,且在吻合的近端,應加強2~3針,漿肌層縫合,使蠕動方向更一致。若回結腸雙端吻合時回腸遠端與結腸近端吻合,回腸近端與結腸遠端吻合,兩吻合口應相距5cm左右,以預防返流。
如病變未能造成腸腔完全梗阻,將回腸末端封閉,而近端回腸在結腸病變近端行端側吻合,是一大錯誤。因待病變發(fā)展成完全梗阻,則封閉口與病變之間的腸粘膜分泌物增加,漸漸擴張,可破裂形成腹膜炎,線屬手術錯誤,應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