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癥
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心肌病的研究和診斷,左心室功能狀態(tài)的評定,藥物療效的觀察以及體育鍛煉預后的判定等。
方法及內容
1.受檢者休息片刻,作平靜12導聯(lián)心電圖。
2.取左側45°臥位,左上臂舉向頭部,以擴大左側的肋間隙。右手置于髂上,處于完全松弛狀態(tài)。
3.將各導聯(lián)線按心電圖檢查法分別接于患者相應部位,一般選擇心電圖QRS波起始部較清楚的導聯(lián)(如Ⅱ導聯(lián)),將心音圖的拾音器固定在胸骨左緣第4肋間與心尖搏動點之間。將心尖搏動圖的傳感器固定在心尖搏動最明顯處。將頸動脈搏動圖的傳感器固定在右側胸鎖乳突肌旁,頸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如頸動脈搏動不明顯可移去枕頭),避開頸動脈竇。
4.在平靜呼吸或吸氣前呼氣末,示波器顯示無干擾時,同時記錄心電圖、心音圖、心尖搏動圖及頸動脈搏動圖,記錄5-10個心動周期,描記紙速為50-100mm/s.
注意事項
檢查室宜通氣、干燥、安靜、有屏蔽。傳感器放置的部位要準確,記錄時力求基線平穩(wěn)、清晰、無干擾。肥胖、胸廓畸形、肺氣腫等患者,往往不易描記到滿意的心尖搏動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