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weisheng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醫(yī)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衛(wèi)生資格考試 > 其他信息

眼針治療中風200例臨床觀察

2007-08-17 16:19 來源:
打印
字體:

  【摘要】 目的 觀察常規(guī)針灸與眼針治療中風的臨床療效比較。方法 將200例中風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00例采用眼針進行治療;對照組100例采用常規(guī)體針治療。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為97%,對照組有效率為86%,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結果顯示眼針治療中風具有明顯的療效。

  【關鍵詞】 眼針;體針;中風

  中風多見于中老年人,多由于陰陽失調、氣血逆亂、上犯于腦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為主的一種病癥,特別中風所引起的后遺癥對中老年人的工作生活起居帶來諸多不便,筆者根據臨床經驗,采用眼針治療本病取得明顯的臨床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觀察共200例,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82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5年。將全部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與癥狀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不經昏仆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偏身麻木為主癥。(2)發(fā)病急驟,有漸進發(fā)展過程。病前多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3)年齡多在40歲以上,常嗜好煙酒、膏粱厚味,素有肝陽上亢、痰濕素盛等,每因惱怒、勞累、酗酒等因素誘發(fā)。(4)眼底檢查及顱腦CT、MRI等檢查有助診斷。本文所采用病例,多兼有以下癥狀: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為主癥者;40歲以上急驟發(fā)病,在1~2天內逐漸出現(xiàn)偏癱者:“觀眼察病”有血管形狀顏色變化與主癥相符者。

  2.治療與操作

  2.1 治療組 眼針取穴,常規(guī)取眼雙上、下焦區(qū),用32號5分不銹鋼針,以左手大拇指壓住眼球,使眼眶皮膚繃緊,右手持針在眼眶緣周穴壓2min許沿皮刺,不施手法,留針5~10min,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以患肢手足三陽經,取風池、肩髃、曲池、外關、合谷、環(huán)跳、風市、足三里、承山、解溪等穴位為主,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標準 基愈:癥狀基本消失,癱瘓肢體功能恢復正常,并能參加勞動和工作者。顯效:癥狀大部分消失,癱瘓肢體功能顯著改善,生活能自理者。好轉:癥狀部分消失,癱瘓肢體功能部分改善者。無效:癥狀同治療前或改善甚微者。

  3.2 結果 治療組治愈18例,顯效42例,好轉3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對照組治愈10例,顯效38例,好轉38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8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4.病程與療效關系

  4.1 治療組 3個月內可走路10例,舉手過頭18例,能說話15例;3個月以上可走路8例,舉手過頭16例,能說話15例,其他皆有不同程度好轉。

  4.2 對照組 3個月內可走路5例,舉手過頭10例,能說話15例;3個月以上可走路4例,舉手過頭17例,能說話25例,其他皆有不同程度好轉。

  5.典型病例

  患者,男,66歲,于2003年11月20日來診。家屬代訴:右側口斜,項強,語塞,一側肢體活動障礙5天,經某醫(yī)院診為腦血栓形成,用維腦路通等藥無效。診見:神清、語言不利、面赤、形體肥胖,右眼不能閉合,鼻唇溝變淺,示齒時右口角下垂。血壓170/100mmHg.脈弦數(shù),左手不能動。直腿抬高左0cm,右50cm.“看眼察病”見左上、下焦區(qū)現(xiàn)見血管曲張鮮紅,右眼做倒睫術未查。診斷:中風。治療:針左眼上、下焦、膽區(qū)。效果:一次后左手可以抬高過頭,直腿抬高試驗左45~70cm,可以自行走路。復針2次,諸癥消失,基本痊愈,為鞏固療效,加用中藥治療。

  6.體會

  6.1 病因病機 中風四季均可發(fā)病,但冬春兩季為發(fā)病高峰,其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其病因以內傷積損為主,以情志過極,飲食不節(jié),勞逸過度,氣候變化為其誘因?!毒霸廊珪贰胺膊〈苏?,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內傷,或酒色過度,先傷五臟之真陰” [1]。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密切相關,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五谷之精血、六腑之清氣皆上注于腦,若因風、火、痰、氣、虛、瘀等因素導致機體[1]陰陽失調,氣血逆亂,上沖于腦,而成本病,固此病多為本虛標實、上盛下虛,治療多以補虛瀉實、標本兼治之法;恢復期及后遺癥期采用針灸治療可有特殊療效,主要針對肢體功能恢復及中風癡呆及失語等。

  6.2 眼與經絡關系 十二經脈直接間接都和眼睛有密切聯(lián)系。手陰心經與足厥陰肝經直接連于“目系”(眼球連接于腦的部位),手太陽小腸經頰部支脈循行至目內眥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由此為起點;手少陽三焦經循行至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交于此,足少陽膽經循行以此為起點;其余陽經皆間接與眼相聯(lián)系,故臟腑病變可引起眼球形色、血絡變化,“觀眼察病”從而獲知人體臟腑病變。眼球由華佗劃分八區(qū),通過臟腑,達于三焦。筆者通過萬余患者眼睛,認為華佗提出的由眼球的形色絲絡,可驗知何臟腑受病確有根據。中風之病多取手足三陽經治療,采取眼針療法,可取得與針刺手足三陽經的效果。張潔古說:“蹺者捷疾也”。周霆學說:“陽蹺之脈,起于足跟,循內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目內眥、外眥屬于陰、陽二蹺,所以上、下焦分別當目之內、外眥,起到捷疾的作用。針上、下焦,有偏癱患者針入立即舉手抬腿離床行走,這與二蹺脈之關系是不可分割的[2]。

  【參考文獻】

  1 田德祿。中醫(yī)內科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340。

  2 郭誠杰。針灸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0,6。

衛(wèi)生資格題庫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輔導課程
  • 免費直播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熱招】無憂實驗班 兩考期內任意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衛(wèi)生資格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199
復購¥159.2
查看詳情
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免費資料
  • · 高頻考點
  • · 學習計劃
立即領取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