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往往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健康成長又是重中之重??墒敲磕甓加性S多兒童因為用藥的不規(guī)范,甚至是濫用藥品,導致了許多可怕的結果甚至是一幕幕悲劇,為此,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今天為廣大的家長朋友們匯總了有關兒童用藥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各位寶媽寶爸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我們祖國的花朵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1.感冒藥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小兒氨酚黃那敏 | 4歲以下慎用 | 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退熱成分,與其他退燒藥同吃,容易用藥過量,造成兒童肝中毒、肝損傷。 |
偽麻美芬滴劑、美敏偽麻溶液 | 4歲以下慎用 | 含有偽麻黃堿,神經(jīng)興奮劑的一種;含有右美沙芬,有抑制呼吸的風險,過量服用可能產生大腦損傷、失去意識及心律不齊等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
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 1歲以下禁用 | 含有金剛烷胺、咖啡因,過量服用有興奮、胡言亂語、驚厥、心律失常等癥狀?!?/td> |
2. 止咳藥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 (代表產品:強力枇杷露、復方甘草片、羚貝止咳糖漿) |
12歲以下禁用 | 含有至癮成分,長期服用可引起依賴性和成癮性?!?/td> |
含有異丙嗪(非那根)的止咳藥 (代表產品:傷風止咳糖漿、復方桔梗枇杷糖漿) |
2歲以下禁用 | 副作用大,可能導致2歲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衛(wèi)生組織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異丙嗪)禁止作為2歲以下兒童的鎮(zhèn)咳藥物來使用。 |
3. 退燒藥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尼美舒利 | 12歲以下禁用 | 會造成兒童肝臟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td> |
安乃近 | 任何情況都不建議用 | 為氨基比林復方制劑,容易引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過敏性休克,副作用明顯,有致死風險。 |
安痛定 | 任何情況都不建議用 | 同為氨基比林復方制劑,容易引起白細胞減少癥和過敏性休克。 |
賴氨匹林 | 任何情況都不建議用 | 可引起嚴重的腦部不良反應——瑞士綜合征,出現(xiàn)驚厥、嘔吐等癥狀,甚至會昏迷,嚴重時可能直接導致死亡?!?/td> |
柴胡注射液 | 14歲以下禁用 | 不良反應不明,有肌注藥致死先例。 |
雙黃連注射液 | 14歲以下禁用 | 不良反應不明,有肌注藥致死先例。 |
4 抗過敏藥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異丙嗪 | 小于2歲的兒童慎用 | 異丙嗪的不良反應包括煩躁、幻覺、肌張力異常等,甚至出現(xiàn)呼吸暫停、嬰兒猝死等。 |
氯苯那敏、賽庚啶、苯海拉明 | 2歲以下不宜使用 | 第一代抗組胺藥是親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易透過血腦屏障,從而抑制中樞、并有抗膽堿能及微弱的局部麻醉作用,不良反應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也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食欲亢進等?!?/td> |
鹽酸羥嗪 | 嬰幼兒禁用,6歲以下慎用 | 由于嬰幼兒臟器功能不全,所以肝腎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慎用?!?/td> |
酮替芬 | 3歲以下不推薦使用 | 3歲以下兒童使用本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早期妊娠婦女及授乳期婦女免用此藥 |
5. 消化系統(tǒng)藥物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柳氮磺吡啶 | 小于2歲的小兒禁用 | 常見惡心、嘔吐、腹部不適,也可出現(xiàn)咽痛、吞咽困難,罕見的胰腺炎、中毒性肝炎及結腸炎加重。 |
雷尼替丁 | 8歲以下兒童禁用 | 嬰幼兒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比沙可啶 | 6歲以下兒童禁用 | 嬰幼兒容易產生不良反應?!?/td> |
奧美拉唑 | 嬰幼兒慎用 | 嬰幼兒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
東莨菪堿 | 嬰幼兒慎用 | 容易產生定向力障礙、易激惹、混亂、幻覺和震顫?!?/td> |
6. 抗生素類藥物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慶大霉素 | 嬰幼兒及沒有做耳聾基因篩查的人群慎用 | 屬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致聾風險。 |
頭孢、培南、霉素等抗生素 | 嬰幼兒慎用 | 抗生素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未確定,嬰幼兒容易產生不良反應?!?/td> |
四環(huán)素類 | 嬰幼兒慎用 | 此類藥物產生耳毒性的劑量依賴性非常明顯。有致聾風險?!?/td> |
7.抗瘧劑藥 | ||
品名 | 注意事項 | 原因 |
氯喹 | 孕婦及其嬰幼兒慎用 | 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耳聾,兒童對此藥的毒性特別敏感?!?/td> |
奎寧 | 孕婦及其嬰幼兒慎用 | 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耳聾,嬰幼兒容易對此藥產生不良反應?!?/td> |
他還是個孩子,請大家不要給身邊的孩子亂吃藥,好了大家在看了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的兒童用藥的注意事項匯總表,您是不是對孩子的禁忌藥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醫(yī)學教育網(wǎng)。
相關資訊